[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防生物附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66701.7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0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伟;周怀阳;吕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3/08 | 分类号: | G01D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生物 附着 装置 | ||
1.一种智能化防生物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化供电控制单元(1)、光强检测单元(2)、高烈度生物附着环境用的防生物附着装置(3)、后反射强度检测单元(4)和被保护传感器(5);其中,
智能化供电控制单元(1)包含水密接插件(101)、水下光强检测器(102)、水下光强检测器连接器座(103)、水下后反射强度检测器(104)、水下后反射强度检测器连接器座(105)、光强采集模块(106)、后反射强度采集模块(107)、数据采集及控制模块(108)、电解强度功率控制模块(109)、紫外光强控制模块(110)、水下后反射强度检测单元连接器座(111)、水下后反射强度检测单元连接器组件(112)、光强检测单元连接器座(113)、光强检测单元连接器组件(114)、高烈度生物附着环境用防生物附着装置连接器座(115)、高烈度生物附着环境用防生物附着装置连接器组件(116)和智能化供电控制单元防水腔体(117);
光强检测单元(2)包括第一水下紫外光灯(201)和光强检测单元安装架(202);
高烈度生物附着环境用防生物附着装置(3)包括高烈度生物附着环境用防生物附着装置连接器座(115)、高烈度生物附着环境用防生物附着装置接线腔(302)、第二水下紫外光灯(305)、高烈度生物附着环境用防生物附着装置阴极(303)和高烈度生物附着环境用防生物附着装置阳极(304);
后反射强度检测单元(4)包括水下后反射强度检测单元连接器座(111)、水下后反射强度检测单元接线腔(402)、水下后反射强度检测单元阴极(403)和水下后反射强度检测单元阳极(404);
被保护传感器(5)包含传感器本体(501)和传感器连接器座(5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防生物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密接插件(101)的主体结构由螺纹柱段和大圆柱段连接而成,大圆柱的端面设有八根受电接线柱,大圆柱与螺纹柱相连接的端面设有O型圈沟槽,安装O型圈后与智能化供电控制单元防水腔体(117)的圆形端面形成密封配合;其中,水密接插件(101)的尾线设在智能化供电控制单元防水腔体(117)的内部并与数据采集及控制模块(108)进行连接;
水下光强检测器(102)的一端为圆饼形的紫外光强检测元件,另一端为圆柱形水密连接插头,中间由防水线缆连接;其中,圆饼形的紫外光强检测元件被安装在光强检测单元安装架(202)的内部且正对着第一水下紫外光灯(201),其另一端的圆柱形水密连接插头插入水下光强检测器连接器座(103)相应的插孔形成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防生物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水下光强检测器连接器座(103)的主体结构由螺纹柱段和大圆柱段连接而成,大圆柱的端面设有八根受电接线柱,大圆柱与螺纹柱相接的那个端面设有O型圈沟槽,安装O型圈后与智能化供电控制单元防水腔体(117)的圆形端面形成密封配合;水下光强检测器连接器座(103)的尾线在智能化供电控制单元防水腔体(117)的内部且与光强采集模块(106)进行连接;水下后反射强度检测器(104)的一端为圆柱形后反射强度检测元件,另一端为圆柱形水密连接插头,中间由防水线缆连接;圆柱形后反射强度检测元件被安装在水下后连接到反射强度检测单元阳极(404)的内部,其另一端圆柱形水密连接插头插入水下后与反射强度检测器连接器座(105)相应的插孔形成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67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装配式一体化卫生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生活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