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定穴位的隔物灸治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66563.2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5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艾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南昌恒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5 | 代理人: | 杨志宇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穴位 隔物灸 治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定穴位的隔物灸治疗装置,包括定位板、支撑板、移动板、固定框和竖杆,所述定位板的表面开设有口字形的观察槽和两道关于观察槽对称的滑槽,两道滑槽的侧壁均开设有贯穿定位板的转轴通道,两道转轴通道的内周均通过轴承座安装有转动轴,两根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均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电机均固定在定位板的侧壁,两根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均通过螺纹连接有两块转动块,其中两块转动块的表面固定有一块移动板,另两块转动块的表面固定有另一块移动板。该可定穴位的隔物灸治疗装置,便于对放置的艾柱位置调节和固定,避免人工把持不稳定的问题,治疗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艾灸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定穴位的隔物灸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治疗方法中的针灸是指针刺和艾灸。“针”是指针刺,“灸”是指艾灸。“灸”,原意为烧,艾灸就是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艾灸用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在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进行烧、灼、熏、熨,给人体以温热刺激,达到温通经络、益气活血、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法。
艾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隔物灸是间接灸的别称,是用药物将艾柱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根据所间隔的药物不同而命名,如以生姜间隔叫隔姜灸,以附子饼间隔称为隔附子灸等等。
目前,艾灸一般都是医师手工操作给患者进行灸治疗,人的手部容易疲劳,无法长时间定位在穴位上方,影响艾灸效果,且容易烫伤患者。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可定穴位的隔物灸治疗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定穴位的隔物灸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定穴位的隔物灸治疗装置,包括定位板、支撑板、移动板、固定框和竖杆,所述定位板的表面开设有口字形的观察槽和两道关于观察槽对称的滑槽,两道滑槽的侧壁均开设有贯穿定位板的转轴通道,两道转轴通道的内周均通过轴承座安装有转动轴,两根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均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电机均固定在定位板的侧壁,两根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均通过螺纹连接有两块转动块,其中两块转动块的表面固定有一块移动板,另两块转动块的表面固定有另一块移动板;
两块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均开设有移动槽,两道移动槽的外沿均固定有位于移动板表面的固定框,两个所述固定框的侧壁均开设有多眼等间距分布的螺纹孔,两个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均设有三块贯穿移动板表面的移动槽的竖杆,六根所述竖杆的侧壁均抵接有与螺纹孔的内周螺纹连接的抵紧螺栓;
六根所述竖杆的底端均粘接有连接块,六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均粘接有艾灸筒,六个所述艾灸筒的底面均开设有卡槽,且六道卡槽内周均卡接有接灰盖;
所述定位板的底部设置有两块支撑板。
优选的,两块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均构造有卡槽,两道卡槽均卡接有凸缘,两块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均开设有多眼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与凸缘侧壁抵接的固定螺栓,两个所述凸缘均焊接在定位板的底面。
优选的,六根所述竖杆的顶端均粘接有圆形的调节块,六块所述调节块均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六个所述接灰盖均由实心的接灰板和接灰板外周固定的孔板一体成型构成。
优选的,两块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均粘接有橡胶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艾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艾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6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母线外部排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尘式本草原料粉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