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虫诱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65843.1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5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何颂飞;李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颂飞;李婷婷;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峰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4;A01M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瑞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虫 诱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虫诱捕装置,涉及防虫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害虫防止手段单一、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该飞虫诱捕装置,包括挂钩、固定件、诱虫结构和黏性组件,挂钩和诱虫结构分别与固定件相连,黏性组件位于诱虫结构外周侧,诱虫结构包括光诱捕组件和化学诱捕组件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其中化学诱捕组件位于光诱捕组件下方,粘性组件位于侧方且与挂钩位于同一直线上。光诱捕组件能够利用光波吸引飞虫实现对飞虫的诱捕,化学诱捕组件能够利用性引诱剂实现对飞虫的诱捕,黏性组件能够将吸引到的飞虫粘贴起来,从而有效降低飞虫对果蔬的危害。与传统的喷洒农药防虫的方式相比,该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环保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飞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果蔬安全关系着每个人的健康安全,但是病虫害的防治问题也是果蔬种植农民普遍面临的困难。以枣树为例,病虫害会导致枣树产量降低20%~30%,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枣树上的病虫害研究发现,枣树病虫害会严重影响枣树幼芽生长,导柱枣树坐果率低,为了解决虫害问题喷洒的农药会导致枣树农残问题,影响枣果的品质。因此,在果蔬领域内,提高害虫防治手段是提高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重点发展方向。
在目前常用的害虫防治手段中,物理防虫技术是防治效果最好且对果蔬无公害的防虫方式。但是由于各地环境不同,以及防治手段单一,导致其适用性较低。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适用性好、且防止害虫手段多样化的防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飞虫诱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害虫防止手段单一、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虫诱捕装置,包括挂钩、固定件、诱虫结构和黏性组件,所述挂钩和所述诱虫结构分别与所述固定件相连,所述黏性组件位于所述诱虫结构外周侧,所述诱虫结构包括光诱捕组件和化学诱捕组件中的至少一种。
光诱捕组件能够利用光波吸引飞虫实现对飞虫的诱捕,化学诱捕组件能够利用性引诱剂实现对飞虫的诱捕,黏性组件能够将吸引到的飞虫粘贴起来,从而有效降低飞虫对果蔬的危害;另外,该诱虫结构能够直接吸引并固定飞虫,与传统的喷洒农药防虫的方式相比,更加环保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挂钩垂直于所述固定件设置,所述挂钩为板状结构,其一侧沿侧边朝向另一侧凹陷形成S形凹槽。
利用该挂钩可以将该飞虫诱捕装置房子在任意位置上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位置进行调整,有效提高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光诱捕组件包括电连接的电源模块和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发出的光波长为360~370nm。
飞虫会受该波长光线的吸引飞入发光模块所在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光感开关、散光灯罩和灯珠,所述灯珠固定设置在所述散光灯罩内部并与所述光感开关相连通。
散光灯罩将灯珠发出的光源从多个角度散发出去,从而吸引飞虫靠近;光感开关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光照来控制灯珠的开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位于所述蓄电池上方,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所述蓄电池内供所述发光模块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化学诱捕组件包括存放模块以及放置在所述存放模块内的性诱剂,所述存放模块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与外界环境相连通的透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透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透孔阵列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颂飞;李婷婷;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峰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经何颂飞;李婷婷;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峰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5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