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封极柱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65336.8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3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林画特;赵成伟;赖春权;黄啊生;黄春长;钟志斌;胡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建科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封极柱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封极柱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具有一隔板层、位于隔板层的左侧的左安装侧以及位于隔板层的右侧的右安装侧;左安装侧形成有真空灭弧腔和位于真空灭弧腔上方并相连通的分合闸操作腔,右安装侧形成有隔离刀操作腔,隔离刀操作腔具有一外侧开口以及顶部开口,且在顶部开口处形成有环形安装座;第一壳体的底部还开设有连通真空灭弧腔的底部的下出线安装座;第二壳体固定于第一壳体的上端,且向右安装侧方向延伸有绝缘帽,绝缘帽上开设有对应隔离刀操作腔的顶部开口的静触头安装口。本方案中将真空灭弧室与滑动式隔离刀集成于一起,同时也起到很好的隔离作用,满足绝缘要求,结构紧凑、体积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封极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封极柱壳体。
背景技术
常规的固封极柱是将真空灭弧室(Vacuum interruptor)和断路器(Circuit-breaker)相关的导电零件同时嵌入到环氧树脂或热塑性材料这类容易固化的固体绝缘材料中形成的,使整个断路器极柱成为一个整体的部件。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搭配隔离刀闸一起使用,形成完整的断路器。
但现有的具有真空灭弧室的固封极柱和隔离刀闸为两个独立的模块,整体体积大,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封极柱壳体,能够将真空断路和隔离开关集成在一起,整体体积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封极柱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一隔板层、位于隔板层的左侧的左安装侧以及位于隔板层的右侧的右安装侧;所述左安装侧形成有真空灭弧腔和位于真空灭弧腔上方并相连通的分合闸操作腔,所述右安装侧形成有隔离刀操作腔,所述隔离刀操作腔具有一外侧开口以及顶部开口,且在顶部开口处形成有环形安装座;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还开设有连通真空灭弧腔的底部的下出线安装座;所述第二壳体固定于第一壳体的上端,且向右安装侧方向延伸有绝缘帽,所述绝缘帽上开设有对应隔离刀操作腔的顶部开口的静触头安装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隔板层上设有连通分合闸操作腔和隔离刀操作腔的豁口。
进一步的,所述左安装侧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固定螺纹孔,所述下出线安装座位于第一壳体的右安装侧的下端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帽的外沿还向下延伸有隔离帽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还向上延伸有隔离凸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形成有相对应的螺孔,还包括螺锁件,所述螺锁件螺接于相对应的螺孔内,进而固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材质为环氧树脂。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实际运用中,真空灭弧室和绝缘拉杆分别设置于左安装侧的真空灭弧腔和分合闸操作腔内,隔离刀操作腔内设置隔离刀;使得真空灭弧室和隔离刀分布于隔板层的左右两侧,集成于一体、整体体积小,且能够实现很好的隔离。同时,壳体分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采用模具注塑成型时容易脱模,易于制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固封极柱壳体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固封极柱壳体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固封极柱壳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固封极柱壳体的剖视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具有该固封极柱壳体的固封极柱的剖视图;其中,隔离刀闸处于分闸状态;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具有该固封极柱壳体的固封极柱的剖视图;其中,隔离刀闸处于合闸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协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5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封极柱
- 下一篇:一种电容器加工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