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用弱电智能配电屏操作面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64168.0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4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国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5/00 | 分类号: | H02B15/00;B08B1/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知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0 | 代理人: | 张晓琳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用弱电 智能 配电 操作 面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用弱电智能配电屏操作面板,涉及地铁设备技术领域,该地铁用弱电智能配电屏操作面板,包括前盖和外壳,所述前盖安装于外壳的一侧,且前盖的前表面嵌设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键,所述前盖的顶部固定有清擦机构,且所述清擦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一侧开设有腔槽,且基座的内部开设有与腔槽相连通的弧形通道,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显示屏进行擦拭,以去除显示屏上的灰尘和手指印痕,同时能够实现清擦棉块的收纳,以便于清擦机构的使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清擦机构的实用性,以便于清擦机构的使用和收纳,有利于显示屏的清理,提高显示屏的清理效率,确保显示屏的清晰度,便于显示屏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用弱电智能配电屏操作面板。
背景技术
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位于中心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而在地铁运行过程中,常需配套弱电智能配电屏,通过配电屏上的操作面板进行使用,以保障地铁的运行。
在专利号为CN201820789467.2的中国专利中,提到了一种地铁用弱电智能配电屏操作面板,添加了罩壳、海绵块、矩形框以及插板,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地铁用弱电智能配电屏操作面板缺少汗水擦拭功能,不能对手指上附着的汗水进行擦除,手指上的汗水容易附着在面板壳上,且增加了触电可能性的问题,实现了手指汗水擦除的目的,提高了手指汗水擦除的便捷性,提高了安全性,但是该操作面板不能将显示屏进行清擦,导致显示屏容易残留手指印痕和积攒灰尘,造成显示屏清晰度的降低,影响显示屏的正常使用,另外,操作面板拆装繁琐,不能实现操作面板的快速拆装,导致操作面板维修效率的降低,影响操作面板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用弱电智能配电屏操作面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将显示屏进行清擦,导致显示屏容易残留手指印痕和积攒灰尘,另外不能实现操作面板的快速拆装,导致操作面板维修效率的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用弱电智能配电屏操作面板,包括前盖和外壳,所述前盖安装于外壳的一侧,且前盖的前表面嵌设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键,所述前盖的顶部固定有清擦机构,且所述清擦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一侧开设有腔槽,且基座的内部开设有与腔槽相连通的弧形通道,所述腔槽的内部通过轴杆固定有涡卷弹簧,且涡卷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弹力绳,所述基座的底部一侧开设有与弧形通道相连通的收纳槽,所述弹力绳远离涡卷弹簧的一端贯穿弧形通道,并延伸至收纳槽的内部,且弹力绳位于收纳槽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收纳槽的内部,且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清擦棉块,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固定有拉板,且拉板延伸至收纳槽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前盖相邻于外壳的一侧两端均对称安装有两个插接块,且四个插接块的内部均开设有插杆槽,四个所述插杆槽的内部均固定有弹簧,且四个弹簧的自由端均连接有移动板,四个所述移动板相对于弹簧的一侧均固定有插杆,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与四个插接块一一对应的插接槽,且外壳的内部位于四个插接槽的一侧均开设有推杆槽,四个所述推杆槽与四个插杆槽一一对应,且四个推杆槽的内部均安装有限位板,四个所述推杆槽的内部均活动插设有贯穿限位板的推杆,且四个推杆的一端均安装有推块,所述插杆相对于移动板的一端可插入推杆槽中,并与推块的端部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相对于清擦棉块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定位块,所述基座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定位槽,且两个定位槽与两个定位块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弧形通道的内部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有三个等距离分布的导向辊,且三个导向辊的顶部与弹力绳的底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均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插接块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且两个限位槽与两个限位块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插接块远离前盖的一端相对的角均以圆弧倒角过渡,形成表壁圆滑的弧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国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国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4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