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防噪音入耳式耳塞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63731.2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4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邵美君;唐玲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美君 |
主分类号: | A61F11/08 | 分类号: | A61F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噪音 入耳 耳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鼻喉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医用防噪音入耳式耳塞,包括耳塞头,所述耳塞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防噪板,所述防噪板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防噪孔,所述防噪板的内部设置有泡沫塑料填充层,所述防噪板的右侧螺纹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密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板,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套接有限制环。该医用防噪音入耳式耳塞,通过耳塞头塞入耳洞内,利用挂耳杆和固定管将耳塞挂在耳廓上,按动按板推动固定杆,使得密封板推动防噪板同时带动耳塞头塞紧耳洞,不会轻易脱落,通过防噪板以及防噪孔减缓噪音,利用泡沫塑料填充层进行吸音,大幅度减少声音的传播,让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中修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鼻喉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防噪音入耳式耳塞。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学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耳、鼻和喉病变的诊断及治疗,除了颅骨、脑部及牙齿以外的头颈部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耳鼻喉是头颅内三个相连的器官,由于这个部位的病变都会相互影响,所以常集中一起研究,耳鼻咽喉原名五官科,后经历卫生部改革之后正式命名为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分类主要从耳朵、鼻子、咽喉这几个部位常发生的一些疾病来分。
耳鼻喉科的疾病很多,占据着医院中重要的地位,其中耳科患者在治疗后,需要静养,但是目前耳鼻喉科中耳科患者在医院中休养时,由于医院的环境原因,比较吵闹,非常的影响患者的恢复,而市面上的耳塞结构单一,不方便使用且防噪效果不够好,故而提出一种医用防噪音入耳式耳塞。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防噪音入耳式耳塞,具备使用方便,防噪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目前耳鼻喉科中耳科患者在医院中休养时,由于医院的环境原因,比较吵闹,非常的影响患者的恢复,而市面上的耳塞结构单一,不方便使用且防噪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使用方便,防噪效果好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防噪音入耳式耳塞,包括耳塞头,所述耳塞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防噪板,所述防噪板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防噪孔,所述防噪板的内部设置有泡沫塑料填充层,所述防噪板的右侧螺纹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密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板,所述按板的右侧开设有辅助槽,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套接有限制环,所述限制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辅助环,所述限制环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位于辅助环右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复合有外软层,所述固定板的右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顶部插接有挂耳杆。
优选的,所述耳塞头为硅胶套,且耳塞头的右端套在密封板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防噪板呈圆锥状与耳塞头的内部相匹配,防噪板为泡沫金属。
优选的,所述泡沫塑料填充层以聚氨酯泡沫为主要填充材料,所述固定杆的长度比固定板长二到四厘米。
优选的,所述按板的直径小于固定板的左侧内径且大于固定杆的直径,所述辅助槽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壁设置有螺纹且与限制环外侧设置的螺纹相匹配,所述限制环的内径比固定杆的直径大三至五毫米。
优选的,所述支撑环的宽度为外软层和固定板厚度的总和,所述挂耳杆的上半部分为弧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防噪音入耳式耳塞,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美君,未经邵美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37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更换垫纸的妇科检查用床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