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业生态土壤监测分析仪的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57896.9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4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安书超;姜文利;李献国;赵东兴;刘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书超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业 生态 土壤 监测 分析 采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业生态土壤监测分析仪的采样装置,包括外筒,外筒的底部插入有采集筒,外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踩踏稳定板。该林业生态土壤监测分析仪的采样装置,通过螺纹推进管与外筒顶板的螺纹推进原理,将其采集筒的底部向下推动,使其采集筒深深的插入土壤内进行采集,然后再通过螺纹推进杆与螺纹推进管的螺纹推进原理,带动推块向上位移,即通过斜撑摆臂板的角度变化,带动卡接滑板向内侧滑动位移,使其卡接滑板与卡接套件的相互卡接分离,然后再通过螺纹推进管的转动,带动推压环板在采集筒的内部向下推送,将其采集筒内部采集的土壤稳定推送至外部,从而达到了可稳定快速的将其采集的土壤取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监测分析仪的采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林业生态土壤监测分析仪的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采样是指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包括采样的布设和取样技术,采剖面土样,应在剖面观察记载结束后进行,在采样前应先将剖面整修、清理,削去最表层的浮土,然后再按层次自上而下逐层从中心典型部位取样,若要分析土壤中金属含量,则应避免使用金属器具取样。在田间采样时,由于土壤本身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因此应以地块为单位,多点取样,再混合成一个混合样品,这样才能更好地代表取样区域的土壤性状。目前,现有的林业生态土壤监测分析仪用的采样装置,在采集土壤完毕后,其内部被采集的土壤筒难以被取出,从而降低了土壤的采样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林业生态土壤监测分析仪的采样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林业生态土壤监测分析仪用的采样装置,在采集土壤完毕后,其内部被采集的土壤筒难以被取出,从而降低了土壤的采样工作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生态土壤监测分析仪的采样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底部插入有采集筒,所述外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踩踏稳定板,所述踩踏稳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管,所述外筒的底部插入有螺纹推进管,且所述螺纹推进管的底部延伸至采集筒的内部,所述螺纹推进管的表面与外筒的顶板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推进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压环板,所述采集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接套件,所述螺纹推进管的顶部插入有螺纹推进杆,所述螺纹推进杆的表面与螺纹推进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推进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底部铰接有两个斜撑摆臂板,所述斜撑摆臂板的底部铰接有铰接块,所述螺纹推进管的两侧均插入有卡接滑板,两个所述卡接滑板分别以螺纹推进管的轴心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卡接滑板的表面与螺纹推进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卡接滑板位于螺纹推进管内腔的顶部与铰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推进管的内部设置有稳定滑板,所述稳定滑板的两侧分别插入两个卡接滑板的内部,所述稳定滑板的表面与卡接滑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稳定滑板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稳定压块,所述稳定压块的底部与螺纹推进管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滑板位于螺纹推进管外部的一侧插入卡接套件的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外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套管,所述密封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固杆,所述稳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板。
优选的,所述推压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推进垫,所述密封推进垫的环形表面与采集筒的内壁挤压接触。
优选的,所述螺纹推进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支撑滑块,所述稳固支撑滑块的顶部与卡接滑板的底部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螺纹推进管的上表面固定套接有旋钮转盘,所述螺纹推进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林业生态土壤监测分析仪的采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书超,未经安书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578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电机与齿轮箱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河流洪峰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