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真空供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55647.6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3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武;蒋生喜;张仁;张庆和;常绍锋;贾延峰;牛铁军;李子木;孙国胜;赵地;张铁柱;郭卓群;赵鸿宇;孙岚;时宝成;范伯翘;郭琦;刘宇;侯少杰;谷永辉;高英雷;周鑫;谢英明;朱宁;辛海峰;王东旭;王庚峰;刘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农安生物质发电厂 |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安志娇 | 
| 地址: | 1302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供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真空供热系统,其包括凝汽器、热网加热器、热网循环水泵、再循环管道和板式换热器。从凝汽器出水口流出的热网循环水流经热网循环水泵后分成两路,一路流向热网循环水供水管路为外网供热,一路流向再循环管道经板式换热器冷却降温后流向热网循环水回水管路与热网循环水回水混合,混合后的热网循环水进入凝汽器,经凝汽器器加热后的热网循环水再流向热网循环水泵,如此循环。此系统可以保证汽轮机在最大发电工况运行,电厂经济效益好。生物质电厂冬季燃料成本较低,在不影响发电量的情况下,可同时满足供热需求。此外,在供热初末期采暖负荷小,多余的热量也可以通过板式换热器把热量交换到水工循环水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真空供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真空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能源,人们开始研究利用汽轮机的排汽去供热,实现余热利用。当汽轮机的排汽压力处在低真空范围(背压一般不小于18kPa)时,即可实现这一功能,因此,这一供热技术又称为低真空供热技术。汽轮机低真空循环水供热就是把热用户的散热器当作冷却设备使用,机组本体无大的改造,只是将凝汽器入口管和出口管接入循环水供热系统.循环水经凝汽器加热后,由热网泵将升温片的热水注入热网。
传统低真空供热电厂,在供热初末期都是热定电模式,即以供热负荷的大小来确定发电量,由于供热初末期室外气温较高,外网热负荷较低,机组负荷率一般在40%--60%左右,发电量低。外网热负荷低限制了热电厂发电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传统低真空供热系在供热初末期由于外网热负荷率低导致热电厂发电量低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真空供热系统,包括
包括凝汽器、热网加热器、热网循环水泵、再循环管道和板式换热器;
所述凝汽器的进水口与热网循环水回水管路连通,所述凝汽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出口与热网循环水供水管路连通;所述热网加热器设于所述热网循环水供水管路上;
所述再循环管道的入口与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出口与热网循环水供水管路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再循环管道的出口与所述热网循环水回水管路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设于所述再循环管道上;
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水通道的进水口与水工循环水进水管路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水通道的出水口与水工循环水出水管路连通。
可选地,上述的低真空供热系统,所述板式换热器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板式换热器并联设于所述再循环管道上。
可选地,上述的低真空供热系统,所述热网循环水泵具有三个,三个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入口均与凝汽器的出水口连通;三个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出口与均热网循环水供水管路连通。
可选地,上述的低真空供热系统,所述热网加热器具有两个,两个所述热网加热器并联设于所述热网循环水供水管路上。
可选地,上述的低真空供热系统,还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的进水口与所述水工循环水出水管路连通。
可选地,上述的低真空供热系统,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出口端的管路上依次设有止回阀和真空截止阀。
可选地,上述的低真空供热系统,所述板式换热器前端的所述再循环管道上设有调节阀和减压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农安生物质发电厂,未经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农安生物质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55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