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绵城市小区道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55570.2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9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陶冉冉;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自勤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3/04;E03F5/06;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城市 小区 道路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小区道路结构,包括路面,路面长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排水管道述排水管道上开设有进水口,并且进水口与道路表面连通。降雨时,路面上的积水能够通过进水口进入至排水管道内部,因此路面上的产生的径流能够流入排水管道中,以便于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海绵城市小区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应对城市内涝,人们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而小住宅小区在城市中的面积占比较大,因此为了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对小区内的给排水进行改进。
常见的小区内部道路通常为水泥等硬质路面,路面的排水性较差,在降雨水,雨水会在小区道路表面形成径流,径流会直接排至道路两侧的草坪或者地面上,不便于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本申请提供海绵城市小区道路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海绵城市小区道路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海绵城市小区道路结构,包括路面,所述路面长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开设有进水口,并且所述进水口与道路表面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雨时,路面上的积水能够通过进水口进入至排水管道内部,因此路面上的产生的径流能够流入排水管道中,以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从而便于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优选的,所述路面长度方向两侧均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沿路面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集水槽内壁上开设有与进水口连通的排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槽能够对路面上的水流进行阻拦,使得水流不易直接流至路面一侧的地面上,并且当水流流入集水槽后会直接通过排水口流入至排水管道中,从而便于对路面上的雨水进行收集。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上还设置有第一格栅,并且所述第一格栅与路面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格栅能够对集水槽起到保护作用,使得集水槽不易被杂物堵塞,并且第一格栅能够有效提升路面的平整性,使得集水槽不易对行人的通行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路面内部设置有透水管道,所述透水管道的一端与一个排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另一个排水管道连通;所述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所述透水孔一端延伸至路面表面,另一端与透水管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水能够进入透水孔和透水管道内,从而进入至排水管中,从而有效提升对雨水的收集速度,使得雨水不易在路面上累积产生积水。
优选的,所述透水管道的两端均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进入至透水管道中后,透水管道能够对雨水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雨水更加容易进入至排水管道中。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道上开设有若干个开口,若干个开口沿排水管道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开口上处设置有第二格栅,所述第二格栅与排水管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能够直接通过开口进入至排水管道中,以便于排水管道对雨水进行收集。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开口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管道内部并与管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能够对雨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以便于对雨水进行回收。并且相邻两个开口之间均设置有过滤网,使得杂物不易堆积在一起,从而使得排水管道不易堵塞。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道一侧还设置有用于与雨水井连通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端部位于排水管道侧壁上端并与排水管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自勤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自勤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55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绵城市景观树池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园林工程用植株裁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