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缩套胶片贴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52756.2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7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谋刚;马国光;张成宪;黄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三海热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50 | 分类号: | B29C65/50 |
代理公司: | 成都嘉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6 | 代理人: | 吴宇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缩套 胶片 贴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缩套胶片贴合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主梁,所述主梁上设置有贴合装置和控制柜;所述贴合装置由加热带、活动压板和气缸组成;所述加热带内部设置加热层和绝缘层,所述加热层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由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组成;所述活动压板从上到下分为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压板。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热缩圆套的贴胶质量,在进行贴胶时,将事先贴好胶片的热缩圆套套入固定座,在气缸的作用下将热缩圆套固定,加热带将搭接部位融为一体,完成贴胶。这样就避免了由人工操作去加热完成贴胶,在自动化的贴胶操作下,提高了贴胶的效率以及贴胶的质量,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熔胶贴合领域,具体为一种热缩套胶片贴合机。
背景技术
GB/T23257-2017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要求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套)胶层厚度≥1.0mm,对于涂胶方式则没有技术要求。由于小管径(DN150以下)热缩圆管管径小,大多采用人工涂胶方式,涂胶难度大,胶层厚度不易控制,胶层外观质量差,且效率不高、产能较低。导致成本增加和客户不易接受外观质量的问题。
现有技术是将捏合机混炼好的热熔胶放入加热胶锅中,由人工将需要粘接的热缩圆套手动定位,并将其放到模具中。粘胶时人工用铁棒将热熔胶从胶桶中将挑起,迅速涂在热缩圆管的搭接位置,人工转动热缩圆套,通过手动旋转挤压,将热熔胶涂覆在热缩圆套的搭接处,边上胶边降温,直至完成整根圆管粘接。完成后,人工固定在模具中的热缩圆套取出,完成工作流程。由于人工调整搭接位置并转动压紧滚筒,容易产生误差,导致胶层厚度不均,而且人工转动滚筒速度不均,易造成条纹状印迹,胶层外观质量一致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缩套胶片贴合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热熔胶贴胶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缩套胶片贴合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主梁;所述主梁竖直设置在底座的一侧,所述主梁上设置有贴合装置和控制柜;所述贴合装置由加热带、活动压板和气缸组成;
所述加热带内部设置加热层和绝缘层,所述加热层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由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组成;所述第一加热管进入所述加热层,在所述加热层内部呈若干个U形连续排列,所述第二加热管设置在第一加热管靠近U形底部的一端设置;
所述活动压板从上到下分为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上设置有可伸缩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通过第一安装板上的开孔与第二压板连接;所述第二压板上远离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凸台。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带嵌入绝缘层中;所述加热带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安装在主梁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缸通过电磁换向阀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入所述气缸内,带动所述气缸移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固定座均是水平垂直安装在主梁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贴合装置与所述控制柜均安装在主梁上,所述贴合装置与主梁分别安装在主梁的两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用于与所述气缸上的螺栓孔配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压板上开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用于与所述活塞杆上的螺栓孔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热缩圆套的贴胶质量,在进行贴胶时,将事先贴好胶片的热缩圆套套入固定座,在气缸的作用下将热缩圆套固定,加热带将搭接部位融为一体,完成贴胶。这样就避免了由人工操作去加热完成贴胶,在自动化的贴胶操作下,提高了贴胶的效率以及贴胶的质量,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三海热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三海热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52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