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连续抽油杆起下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9777.9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3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范喜群;马海;杨康敏;栾中伟;马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19/22 | 分类号: | E21B19/22;E21B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连续 抽油杆起下井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连续抽油杆起下井设备,包括机架,滚筒转动安装在机架上,柔性连接件为长条状,一端通过滚筒连接结构连接在所述滚筒上,另一端连接有接头,接头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具有用于与柔性连接件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件具有用于连接柔性连续抽油杆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防脱且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在一起,滚筒同于在下井前或起井时通过柔性连接件牵拉柔性连续抽油杆,将柔性连续抽油杆卷绕收纳在其筒面上,并在下时通过滚筒转动放卷实现下井。滚筒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抽油杆,使得抽油杆能完全下至井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连续抽油杆起下井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连续抽油杆具备轻质量、高强耐腐蚀的特点,已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金属抽油杆。现有技术中,柔性连续抽油杆都是通过卷绕在相应的滚筒上进行收纳,下井时,在柔性连续抽油杆的自由端连接抽油泵泵塞,通过滚筒转动放卷将柔性连续抽油杆下入井内。
由于无法精确计算井深,且下井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卡阻导致柔性连续抽油杆无法顺畅下井,当出现柔性连续抽油杆无法顺畅下井时,需要通过滚筒反复回转来驱动连续抽油杆下撞井内的阻挡,如果撞击几次后能够继续进行下井作业,则证明下井过程中仅仅是遇到了卡阻结构,抽油杆还未下至井底,如果撞击几次后依旧无法正常下井,则证明柔性连续抽油杆及其所连抽油泵泵塞已下至井底。
由于需要滚筒带动柔性连续抽油杆在井内进行撞击动作以验证是否达到井底,外加滚筒需要布置在离井口15-20m的安全距离外,因此,滚筒上卷绕的柔性连续抽油杆的长度要大于井深,下井完成后,要将井口以外的柔性连续抽油杆截断不用,导致杆体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连续抽油杆起下井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下井时柔性连续抽油杆的设计长度要大于井深导致杆体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连续抽油杆起下井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连续抽油杆起下井设备,包括机架,滚筒转动安装在机架上,柔性连接件为长条状,一端通过滚筒连接结构连接在所述滚筒上,另一端连接有接头,接头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具有用于与柔性连接件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件具有用于连接柔性连续抽油杆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防脱且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在一起,滚筒用于通过柔性连接件牵拉柔性连续抽油杆以将柔性连续抽油杆卷绕收纳在其筒面上。
有益效果为:下井时,根据井深截取合适长度的柔性连续抽油杆,并将柔性连续抽油杆与接头连接,驱动滚筒转动,通过柔性连接件的牵拉,将柔性连接件和柔性连续抽油杆卷绕在滚筒上,下井时,滚筒转动放卷,基于柔性连续抽油杆与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在柔性连接件的牵拉下能够将柔性连续抽油杆全部下至井内,柔性连续抽油杆向井内下入的过程中,由于接头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够相对转动,使得柔性连续抽油杆与柔性连接件之间能够相对转动,确保可以方便地将柔性连续抽油杆全部下入井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一个上设置有收口连接孔,另外一个上设置有具有大径段和小径段的连接头,连接头可转动地插装在收口连接孔内,并通过大径段与收口连接孔孔口的内孔沿挡止配合,由此实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防脱且能够相对转动的连接。
有益效果为:在收口连接孔内部形成可相对转动且防脱的连接结构,保障接头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可靠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连接结构为用于与柔性连续抽油杆端部的接头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有益效果为:基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可转动配合,第二连接结构采用螺纹连接,在柔性连续抽油杆向井内下入完毕后,可转动第二连接件将接头与柔性连续抽油杆脱开,提高柔性连续抽油杆起下井设备使用的方便性。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柔性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9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