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感器铜坯冲压成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8914.7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8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谢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亚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02;B21D7/06;B21D7/16;B21D4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朱如松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冲压 成型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铜坯冲压成型工装,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之间设有支撑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固定板、上活动板和驱动上活动板移动的上驱动单元;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固定板、下活动板和驱动下活动板移动的下驱动单元;所述上活动板的下表面设有上模芯,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上模芯的下模芯,所述下活动板上设有匹配铜坯的仿形槽;所述仿形槽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对应;所述上活动板和所述下活动板均沿着所述支撑组件移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模芯和下模芯固定好铜坯,结合下活动板的移动,实现对铜坯的多个面一次性快速冲压成型,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冲压成型工装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传感器铜坯冲压成型工装。
背景技术
由于铜质金属材料的良好性能,在电子元器件中广泛的使用,为了将铜坯适应安装在传感器上,需要将铜坯多次折弯成型所需形状;但在现有技术中,用于的传感器的铜坯都是通过人工和通过多个工位的工装多次折弯成型进行生产,生产速度慢,并且单个人只能够操作单个成型工装,工序多,生产时间长,企业用工成本大,而且人工操作精度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的传感器铜坯冲压成型工装。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铜坯冲压成型工装,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之间设有支撑组件;
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固定板、上活动板和驱动上活动板移动的上驱动单元;
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固定板、下活动板和驱动下活动板移动的下驱动单元;
所述上活动板的下表面设有上模芯,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上模芯的下模芯,所述下活动板上设有匹配铜坯的仿形槽;所述仿形槽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对应;所述上活动板和所述下活动板均沿着所述支撑组件移动;
所述仿形槽内设有通孔,所述下模芯的顶部沿着所述通孔的孔壁延伸至所述通孔内,所述上模芯压合在所述下模芯上,所述下活动板沿所述支撑组件移动过程中,所述上模芯和/或所述下模芯的至少部分侧面贴合所述通孔的孔壁。
优选的,所述下模芯的顶端面上设有配合并定位铜坯位置的凸块,所述上模芯的下面上设有匹配所述凸块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组和第二支撑杆组,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组及所述第二支撑杆组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上设有连接所述上活动板的第一直线轴承,所述上活动板通过所述上驱动单元沿着所述第一支撑杆组移动;
所述第二支撑杆组上设有连接所述下活动板的第二直线轴承,所述下活动板通过所述下驱动单元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杆组移动。
优选的,所述下活动板上还设有用于沿着所述第一支撑杆轴向移动的导向孔。
优选的,所述下模芯的横截面和所述上模芯的横截面均为方形且尺寸相同,所述上模芯契合在所述下模芯上,所述下模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上模芯的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仿形槽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第一型槽和第二型槽,所述第一型槽和所述第二型槽的横向宽度L均小于上模芯的轴向长度尺寸H。
优选的,所述第一型槽与所述通孔之间之间第二型槽与所述通孔之间均有让位槽。
优选的,所述让位槽的棱边均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下活动板上端面与所述通孔相交的棱边设有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亚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亚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89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密封垫圈用波纹齿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超薄型交互式智能教育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