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废水浓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8810.6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8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武少禹;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帝膜净水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安徽昂可特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水联天下海水淡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废水 浓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浓度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狭缝装置、多级吸光板和浓水收集器,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设有原水进口、净水出口和废水出口,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狭缝装置连接,所述狭缝装置的狭缝头连接所述多级吸光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浓度废水浓缩装的狭缝装置将反渗透处理单元产生的废水变成层状流体进入多级吸光板,使得废水平铺并快速流过所述吸光板表面,废水在太阳光能量和流水能量的共同作用下,水分子挥发,后一级的吸光板会进步一步浓缩前一级的浓缩后的废水,目标废水经最后一级吸光板浓缩后流入浓水收集器收集,实现废水的快速浓缩与收集,结构简单,节约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浓度废水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高盐工业废水随之产生,而这些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可供再利用的成分,大规模高盐工业废水会增加后续处理设备的规模,增加投资和运行成本,将废水中的可再利用成分分离出来,不仅降低了高盐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浪费,还能使企业得到可利用的增值产品。另外,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在对各种水质水资源中的成分进行检测分析时,由于水中需要检测的物质成分含量少,降低分析灵敏度,甚至有的检测仪器无法检出,必须将废水浓缩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分析。上述情况都涉及到浓缩技术,膜技术在浓缩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成膜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在于废水浓度的增加使得膜性能急剧衰减,降低了浓缩预期效果,增加浓缩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浓度废水浓缩装置,解决现有浓缩技术中的局限性,提高浓缩效果,降低浓缩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浓度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狭缝装置、多级吸光板和浓水收集器,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为一级或多级反渗透膜滤芯的组合,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设有原水进口、净水出口和废水出口,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狭缝装置连接,所述狭缝装置的狭缝头连接所述多级吸光板。经反渗透膜处理后的废水由废水出口流入狭缝装置,废水经狭缝装置的狭缝头后形成高压薄水层平铺且快速流过多级吸光板表面,在太阳光能量和流水能量的共同作用下,水分子挥发,后一级的吸光板会进步一步浓缩前一级的浓缩后的废水,目标废水经最后一级吸光板浓缩后流入浓水收集器收集,实现废水的快速浓缩与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狭缝装置结构形状为三角锥体,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产生的废水经所述废水出口流入所述狭缝装置内,经所述狭缝头变成层状流体后流入所述多级吸光板。
进一步的,所述狭缝头的缝隙范围为10-50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工作压力的范围为2-100kg,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废水、净水比例范围为9:1-1:9,即该浓缩装置废水比的适用范围为9:1-1:9。
进一步的,所述多级吸光板为能够吸收太阳光能量的板状结构装置,所述多级吸光板的表面设置为微孔结构;所述多级吸光板的制作材质为石墨、石墨烯、氧化石墨烯或黑色金属纳米材料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多级吸光板的制作材质石墨、石墨烯、氧化石墨烯、黑色金属纳米材料的支撑材料为通用塑料、陶瓷材料或金属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以往技术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高浓度废水浓缩装置设置有三角锥形的狭缝装置,使得经过反渗透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废水经狭缝装置的狭缝头后,以薄层的方式流出,这样能使废水快速通过后一级的吸光板,增加流水能量,促进水的挥发,增加装置的运行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高浓度废水浓缩装置设有多级吸光板,经狭缝装置的废水变成层状流体进入多级吸光板,废水在太阳光能量和流水能量的共同作用下,水分子挥发,后一级的吸光板会进步一步浓缩前一级的浓缩后的废水;多级吸光板表面设置为微孔结构,可有效提高光吸收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帝膜净水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安徽昂可特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水联天下海水淡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帝膜净水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安徽昂可特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水联天下海水淡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8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酵素有机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
- 下一篇:水肥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