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半干法的水泥脱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48690.X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9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苏舜峰;林渊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鑫瀚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韦海英 | 
| 地址: | 551400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半干法 水泥 脱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干法的水泥脱硫装置,制药罐顶部连接进水管,底部通过输送管连接供应罐和软水箱,供应罐和软水箱分别通过管道连通供应管道,水泥预热器二级旋风桶、水泥预热器一级旋风桶、水泥窑窑尾余热发电锅炉和高温风机出口端的烟气管道和增湿塔内、电布袋收尘装置进出口端烟气管道以及尾排风机出口端烟气管道均设有喷射点,喷射点连接供应管道,供应管道于喷射点处设有供应喷枪。本实用新型配合改进的脱硫方法能够使脱硫效果可以比原有的复合脱硫效率高,比复合脱硫合理可以节省3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脱硫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半干法的水泥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窑系统中的硫是由原料和燃料带入的。原料中的硫以有机硫化物、硫化物(简单硫化物或者复硫化物如硫酸渣)或者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单质硫可以忽略不计。原料中存在的硫酸盐在预热器系统通常会形成SO2气体,大体上都会进入窑系统。其中一部分硫酸盐会在窑内高温带发生分解,生成的SO2气体随窑气向窑尾运动,在到达最低两级预热器等温度较低区域时,冷凝在温度较低的生料上,并随生料沉集一起进入窑内,形成一个在预热器和窑之间的循环硫,而未分解的硫酸盐则会随着熟料离开窑系统。原料中以其他形式存在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则会在300~600℃被氧化生成SO2气体。主要发生在四、五级预热器的第二级旋风筒或者六级预热器的第三级旋风筒。在预分解窑系统内,燃料由窑头和分解炉喂入。分解炉燃料燃烧生成的SO2会被分解炉存在的大量活性CaO吸收,生成的CaSO4随物料经最低级旋风筒由窑尾烟室进入窑内。窑头喂入的燃料产生的SO2气体会和硫酸盐在窑内高温带分解产生的SO2气体。原料中的硫氧化产生的SO2在通过上级旋风筒时会被部分吸收,其余则随废气一道从预热器排出的原理。
现有的水泥脱硫方法再配合现有的设备进行生产时,往往会有以下缺点:水泥预热器二级旋风桶出口温度约450-560左右温度大损耗快,有损耗水泥窑PH炉余热发电。脱硫粉直接添加在生料入窑提升机和生料粉混合中。虽然可以达到脱硫效由于水泥生料每小时喂料是 350-400吨,脱硫粉剂添加一般在1-5吨左右脱硫粉是水泥生料的0.2%-1.25%。脱硫粉剂跟水泥生料混合其中有相当大部分被水泥生料带走窑中会产生很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并配合改进的水泥脱硫方法的实施,提供一种基于半干法的水泥脱硫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半干法的水泥脱硫装置,包括原料仓、制药罐、水泥预热器二级旋风桶、水泥预热器一级旋风桶、水泥窑窑尾余热发电锅炉、高温风机、粉末及喷浆系统、增湿塔、电布袋收尘装置和尾排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仓底部连通制药罐,所述水泥预热器二级旋风桶、水泥预热器一级旋风桶和高温风机依次通过烟气管道连接,所述高温风机通过烟气管道分别连接粉末及喷浆系统和增湿塔,所述粉末及喷浆系统和增湿塔通过烟气管道连接电布袋收尘装置,所述电布袋收尘装置通过烟气管道连接尾排风机,所述制药罐顶部连接进水管,底部通过输送管连接供应罐和软水箱,所述供应罐和软水箱分别通过管道连通供应管道,所述水泥预热器二级旋风桶、水泥预热器一级旋风桶、水泥窑窑尾余热发电锅炉和高温风机出口端的烟气管道和增湿塔内、电布袋收尘装置进出口端烟气管道以及尾排风机出口端烟气管道均设有喷射点,所述喷射点连接供应管道,所述供应管道于喷射点处设有供应喷枪。
进一步,所述供应喷枪设置在供应管道侧壁上,所述供应管道于供应喷枪端设有压缩空气阀。
进一步,所述原料仓与制药罐之间设有粉料阀,所述制药罐连接的进水管上设有供水阀,底部输送管上设有输送泵,所述输送管连通软水箱支管上设有管道反冲洗清洁阀。
进一步,所述供应罐和软水箱连接供应管道的管道上分别设有供应阀一和软水阀。
进一步,所述供应管道上设有供应阀二和供应管道流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鑫瀚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鑫瀚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86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外加剂的自动回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掺混肥料灌装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