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约能源的加工矿石分料再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8360.0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2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菲斯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04 | 分类号: | B07B1/04;B07B1/46;B65G47/82;B02C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黄玉清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约能源 加工 矿石 再加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石分料再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节约能源的加工矿石分料再加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内壁的上端中部贯穿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左侧连通有漏斗状的投料槽,所述投料槽的上端设置有电动输送带。本实用新型控制驱动电机工作,经转动杆能够带动搅拌棒转动,进一步自动对冲孔网板上的矿石进行均匀的搅拌,提高筛选效率,控制第一电液推杆工作,能够带动冲孔网板往下移动,使冲孔网板的上表面与通槽的底端内壁平齐,控制第二电液推杆工作,能够推动推板在壳体内往右移动,进一步自动把冲孔网板上尺寸不合格的矿石经出料口推出壳体,经排料槽排入至球磨机内进行再次研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石分料再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约能源的加工矿石分料再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矿石使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的粉碎加工,一般先通过破碎机进行粗加工破碎,再将粗加工后的矿石如球磨机研磨,以便得到粒度较细的矿料。矿石在通过破碎机加工后,矿石中已经含有了部分满足粒度要求的细部矿石,此时,如果将全部矿石直接入球磨机研磨,则该部分细部矿石又进行一次加工,造成不必要的能耗损失。一种粗加工矿石分料再加工装置,将满足粒度要求的细部矿石由粗加工矿石中分离,避免再次加工造成的能耗损失,节约能源,提高效率。
经检索公开号为CN105583063A,公开了一种粗加工矿石分料再加工装置,包括漏斗、球磨机,漏斗出料口通过连接管与球磨机进料口相连,漏斗上方对应设置输送带,沿漏斗进料口至靠近出料口处设置一倾斜的筛分栅,筛分栅底部设置一分隔板,筛分栅、分隔板与漏斗侧壁形成分离空间,形成分离空间的漏斗侧壁底部设有排料口。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由于矿石的下落速度过快,导致筛分栅的筛选精度并不高。
2、筛选速度慢,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约能源的加工矿石分料再加工装置,具备筛选精度高、筛选速度快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矿石的下落速度过快,导致筛分栅的筛选精度并不高,筛选速度慢,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约能源的加工矿石分料再加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内壁的上端中部贯穿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左侧连通有漏斗状的投料槽,所述投料槽的上端设置有电动输送带,所述壳体左侧和右侧内壁的下端均通过连接杆与第一电液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液推杆的顶端与冲孔网板的底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贯穿壳体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下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搅拌棒,所述搅拌棒置于冲孔网板的正上方,所述壳体左侧和右侧内壁的中部分别贯穿开设有通槽和出料口,所述通槽左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液推杆,所述第二电液推杆的右端贯穿通槽与推板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内壁开设有漏斗状的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底端内壁连通有排料管,所述壳体右侧的上端设置有按钮面板。
优选的,所述壳体前侧和后侧内壁的中部竖直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冲孔网板前侧和后侧的中部对称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对冲孔网板上下移动的位置进行限位,同时提高冲孔网板的移动稳定性,避免冲孔网板移动过程中发生倾斜,影响矿石的筛选效果。
优选的,所述推板贯穿出料口活动连接,且所述通槽与出料口的底端内壁平齐。
通过上述方案,方便推板推动冲孔网板上的矿石排出壳体。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右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倾斜的排料槽。
通过上述方案,方便把冲孔网板上尺寸不合格的矿石导入至球磨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菲斯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菲斯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8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子导线抗拉扯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密轴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