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性能强的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48105.6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0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杨钧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澄热交换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10 | 分类号: | C21D1/10;C21D1/62 |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刘海莉 |
| 地址: | 223700 江苏省宿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性能 金属表面 热处理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性能强的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装置,涉及金属热处理加工装置技术领域,该防护性能强的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和高频淬火机,所述高频淬火机放置在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护罩和耐火块,所述耐火块位于防护罩的内部,所述防护罩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耐火块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罩、活动板、拉杆、出料管和水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用高频淬火机在使用时,感应加热线圈对金属工件加热时直接暴露在周围环境中,将加热后的金属工件取出后再进行冷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高频淬火机安全隐患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护性能强的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装置为高频淬火机,将金属工件放置在高频淬火机的感应加热线圈内,对金属工件进行加热,将金属工件加热到相变稳定,保温一定时间,再将加热后的金属工件放置在水池进行进行急速冷却,对金属工件进行淬火,实现对金属工件的热处理,提高金属工件的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用高频淬火机在使用时,将金属工件放置在感应加热线圈内,对金属工件进行加热,但感应加热线圈直接暴露在周围环境中,未对加热处进行防护,且加热后还需将金属工件从感应加热线圈内取出后再放置进水池内进行急速冷却,将加热后的金属工件取出后再进行冷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高频淬火机的安全隐患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性能强的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装置,具备提高高频淬火机使用安全性的优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用高频淬火机在使用时,感应加热线圈对金属工件加热时直接暴露在周围环境中,将加热后的金属工件取出后再进行冷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高频淬火机安全隐患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提高高频淬火机使用安全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性能强的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和高频淬火机,所述高频淬火机放置在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护罩和耐火块,所述耐火块位于防护罩的内部,所述防护罩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耐火块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耐火块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通槽相连通,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活动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表面远离高频淬火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表面靠近耐火块的一侧与耐火块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条表面远离耐火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防护罩表面远离高频淬火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所述拉杆远离限位条的一端贯穿防护罩并与导向套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工作台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通槽相连通,所述工作台的侧面设置有水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罩表面远离高频淬火机的一侧镶嵌有耐高温玻璃板,所述耐高温玻璃板的厚度为八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玻璃纤维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槽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滑槽的中心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表面设置有手动气阀,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嘴,所述进气管与喷嘴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包括竖杆和横杆,所述竖杆的顶部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底部与水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杆固定连接在竖杆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性能强的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澄热交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澄热交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81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持续使用的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管材的移动接料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