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搓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47804.9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2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7K7/04 | 分类号: | A47K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杨昊 |
| 地址: | 241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式搓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搓背装置,手持式搓背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中的双向旋转机构,以及与双向旋转机构相连,且至少部分延伸至壳体外部的搓背盘组件;其中,壳体的外壁还向外延伸形成有手柄(1);双向旋转机构至少包括驱动结构,与驱动结构相连的第一转动体,以及与第一转动体之间通过换向结构相连的第二转动体,且第一转动体与第二转动体的转动方向相反;搓背盘组件包括与第一转动体相连的第一转盘(8),以及与第二转动体相连的第二转盘(9)。实现了通过手持的简单操作方式即可实现,且能够实现二级旋转,通过旋转方向的不同实现对背部不同方向的力的同步作用,提高整体搓背的舒适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搓背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手持式搓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洗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身心放松的重要活动。但是由于身体结构的限制,人们并不能很好的手动完成背部的搓洗,尤其对老年人和残疾人来说,背部的搓洗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搓背装置,一般是一种毛刷形式的装置单方向旋转,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使用者需要用手臂去抵抗搓背机构因旋转所产生的力,因此会影响搓背的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搓背装置往往结构和功能单一,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感较差等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通过手持的简单操作方式即可实现,且能够实现二级旋转,通过旋转方向的不同实现对背部不同方向的力的同步作用,提高整体搓背的舒适度的手持式搓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搓背装置,所述手持式搓背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双向旋转机构,以及与所述双向旋转机构相连,且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搓背盘组件;其中,
所述壳体的外壁还向外延伸形成有手柄;
所述双向旋转机构至少包括驱动结构,与所述驱动结构相连的第一转动体,以及与所述第一转动体之间通过换向结构相连的第二转动体,且所述第一转动体与所述第二转动体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搓背盘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体相连的第一转盘,以及与所述第二转动体相连的第二转盘。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其中一个端面为开放且形成有容纳腔的壳套,以及连接于所述壳套的开放端且内部形成有放置腔的套体。
优选地,所述驱动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体、所述第二转动体和所述换向结构设置于所述放置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体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相连的太阳轮,所述第二转动体为与所述太阳轮同轴设置且套接设置于所述太阳轮外侧的环形齿圈,所述换向结构为啮合设置于所述太阳轮与所述环形齿圈之间的仅自转设置的行星轮。
优选地,所述套体中靠近所述壳套的端面形成有贯穿的通孔,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贯穿所述通孔与所述太阳轮连接,并带动所述太阳轮自转。
优选地,所述套体中远离所述壳套的端面形成为开放,且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配合盖设于所述套体的开放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盘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二转盘形成为环绕所述第一转盘的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配合形成为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圆盘结构。
优选地,所述手柄中还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结构电连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结构的转速,所述控制结构还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手柄外部的调节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78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路切缝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开关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