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体艺术绘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46119.4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1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罗邦芬;段海峰;梁志杰;朱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慧宇中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3 | 代理人: | 胡燕 |
| 地址: | 5108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艺术 绘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体艺术绘制装置,包括纹身机机架、马达、传动机构、行程调节装置、扎针固定机架、针筒、扎针稳定装置、针嘴和扎针,纹身机机架中部设有马达对应的马达容置腔,马达设置在马达容置腔内,马达的输出端连接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扎针的一端,行程调节装置设置在纹身机机架上方,扎针固定机架设置在纹身机机架远离马达的输出端的一侧与纹身机机架连接,针筒设置在扎针固定机架上,扎针稳定装置设置在针筒的一侧与扎针固定机架连接,针嘴设置在针筒远离扎针固定机架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调节纹身针的出针距离和稳定性的,低噪音的马达纹身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纹身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体艺术绘制装置。
背景技术
纹身,又名刺青,中国古代开始就有关于刺青的记载,先秦时代以来黥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曾出现文身、镂身、扎青、点青、雕青等文字,在中国旧社会,刺青往往是黑社会成员的代名词,但当今社会,人们对纹身观念已经改变,刺青已演变成个人对身体装饰或信仰表达的一种体现。纹身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纹身机在驱动纹身针实施纹身操作的过程中,纹身针的运行轨迹很不精确,给从业者和喜好纹身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出现了一种马达纹身设备,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20133437.X公告日为2010.11.17的专利文献中一种马达纹身机,其中,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马达、偏心轴、轴承、滑行板和输出杆,所述轴承套接于所述偏心轴,所述滑行板下端设有供所述轴承容置的轴承槽,所述壳体上端面的一端开有滑槽,另一端设有针管固定支架,所述输出杆一端固接于所述滑行板,另一端穿设所述滑槽至所述壳体外,所述滑行板位于所述针管固定支架一侧的端面上抵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马达上设有电源接入部。
根据该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纹身针运动轨迹不精确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装置不能对输出杆的输出力道进行强弱控制的问题,而且,一旦壳体上开设滑槽位置不精确,输出杆在做高速往复线性运动时,就会与滑槽硬碰撞,造成设备的损坏。
为解决输出杆与设备碰撞造成损害的问题,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490011.9公告日为2013.04.10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电动纹身机,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动力装置,所述壳体外壁一侧端固设有针管固定支架,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马达和偏心轴以及一个弹簧;所述壳体外壁另一侧端下部凹设有铰接部,铰接部同侧的壳体外壁上部凹设有弹簧容置部;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附杆、可调弹力体和调节螺钉,所述附杆下端铰轴式连接和容置于壳体外壁的铰接部,附杆对应弹簧容置部位置设有弹簧容置槽,弹簧两端分别容置于弹簧容置部和弹簧容置槽内,所述可调弹力体一端轴连接于偏心轴,其中部垂向设有条状通孔,所述附杆上端穿设条状通孔至可调弹力体外,其另一端至条状通孔之间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调节螺钉螺合于此。
但是,根据该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不能调节扎针的出针长度,只能通过调节可调弹力体来调节输出杆的输出力道,可调弹力体使用时间长后弹性系数会发生改变,特别是采用弹簧作为可调弹力体时,弹簧可能会出现金属疲劳导致弹性系数下降,导致调节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纹身针的出针距离和稳定性的,低噪音的马达纹身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调节纹身针的出针距离和身针运动轨迹的精确度,并降低噪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体艺术绘制装置,包括纹身机机架、马达、传动机构、行程调节装置、扎针固定机架、针筒、握把部、扎针稳定装置、针嘴和扎针,纹身机机架中部设有马达对应的马达容置腔,马达设置在马达容置腔内,马达的输出端连接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扎针的一端,行程调节装置设置在纹身机机架上方,扎针固定机架设置在纹身机机架远离马达的输出端的一侧与纹身机机架连接,针筒设置在扎针固定机架上,扎针稳定装置设置在针筒的一侧与扎针固定机架连接,握把部设置在针筒上,针嘴设置在针筒远离扎针固定机架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61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