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草莓立体栽培的智能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6117.5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1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杉艳;沈雪梅;张力;张仲平;罗志伟;王芷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18/60;A01K67/033;A01G24/22;A01G24/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段和香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草莓 立体 栽培 智能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草莓立体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草莓立体栽培的智能循环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沿长度方向相对对称设置有若干根,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顶部设置有第一U型支撑盘,第一U型支撑盘顶部两侧和凹槽内设置有半圆形卡槽,半圆形卡槽内设置有沿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长度方向的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上套接有草莓种植袋,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拱棚;将草莓立体栽培架下部的空间进行合理利用,增大土地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草莓立体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草莓立体栽培的智能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立体栽培也叫垂直栽培,是一种立体化的栽培方式,在不影响平面栽培的条件下,通过四周竖立起来的柱形栽培或者以搭架、吊挂形式按垂直梯度分层栽培,向空间发展,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现在的草莓立体栽培架,下部空间空闲未进行利用,造成土地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于草莓立体栽培的智能循环装置,将草莓立体栽培架下部的空间进行合理利用,增大土地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草莓立体栽培的智能循环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沿长度方向相对对称设置有若干根,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顶部设置有第一U型支撑盘,第一U型支撑盘顶部两侧和凹槽内设置有半圆形卡槽,半圆形卡槽内设置有沿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长度方向的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上套接有草莓种植袋,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拱棚。
进一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包括上部的固定套和下部的滑动杆,滑动杆滑动设置在固定套内。
进一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固定套侧壁设置有第二U型支撑盘,第二U型支撑盘顶部两侧和凹槽内设置有半圆形卡槽,半圆形卡槽内设置有沿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上套接有草莓种植袋。
进一步,草莓种植袋为无纺布袋。
进一步,第二U型支撑盘底部设置有一个半圆形卡槽。
进一步,第二U型支撑盘底部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另一端与滑动杆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拱棚,能够合理利用土地,增强土地利用率,并且在拱棚内可以养蚯蚓或者种植人工菌,产生的蚯蚓粪或者菌渣能够直接用到草莓种植袋内进行草莓的种植,实现循环农业。
2.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包括上部的固定套和下部的滑动杆,拆卸和安装比较方便。
3.设置有第二U型支撑盘,能够增大空间利用率,并且第一U型支撑盘和第二U型支撑盘交错设置,避免上下层草莓之间的污染。
4.草莓种植袋为无纺布袋,透水性能较好。
5.第二U型支撑盘底部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另一端与滑动杆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能够增强第二U型支撑盘的稳定性,并且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第一U型支撑盘、4-第一固定杆、5-拱棚、6-固定套、7-滑动杆、8-第二U型支撑盘、9-第二固定杆、10-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6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机冲击接地阻抗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检测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