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光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45910.3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48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林;唐京科;陈春;敖丹军;张晓明;程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4/129 | 分类号: | B29C64/129;B29C64/282;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光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打印光源系统,其包括:光源装置、反射装置和准直透镜,所述光源装置发射的光经所述反射装置反射至所述准直透镜上,所述准直透镜用于对反射而来的光进行准直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3D打印光源系统,其通过采用光源装置,可以很好的解决不同灯珠间的光强差异;每个灯珠都能光学覆盖整个曝光区域,个别灯珠损坏不影响整机工作,整个曝光区域相对光强均匀没有突变边界,解决了LCD屏幕的光固化成本高,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CD光固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光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黑白LCD屏幕的出现,透光率的增加其使用寿命的不断延长,在光固化领域LCD在分辨率、打印精度、成型面积以及价格上都明显的优势,但是随着LCD成型面积的增加其对紫外光源的功率、均匀度、准直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厂家采用分布式区域曝光拼接技术,就是由许多紫外灯珠整列均匀排布,其缺点:灯珠之间拼接区域光强极不均匀;任何灯珠损坏都会造成一片区域完全无法正常使用;灯珠与灯珠的差异造成不同区域之间的光学差异明显有突变边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光源系统,以解决现有光源不均匀导致LCD光固化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打印光源系统,其包括:光源装置、反射装置和准直透镜,所述光源装置发射的光经所述反射装置反射至所述准直透镜上,所述准直透镜用于对反射而来的光进行准直处理。
其中,所述光源装置包括:电路板及矩阵式分布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灯珠。
其中,所述灯珠为紫外光灯珠。
其中,所述反射装置的反射面上设有镀膜层。
其中,所述准直透镜为菲涅尔透镜。
其中,还包括散热片,所述光源装置连接于所述散热片上。
其中,所述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所述散热片本体具有一用于连接所述光源装置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的上方设有一挡光檐,所述光源装置发射的光线垂直于所述连接面。
其中,所述散热片本体上还设有风冷或水冷通道。
其中,还包括一遮光板,所述遮光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灯珠对应的通孔,所述遮光板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
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遮光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螺钉将所述遮光板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3D打印光源系统,其通过采用光源装置,可以很好的解决不同灯珠间的光强差异;每个灯珠都能光学覆盖整个曝光区域,个别灯珠损坏不影响整机工作,整个曝光区域相对光强均匀没有突变边界,解决了LCD屏幕的光固化成本高,质量差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光源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光源系统的光源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光源系统的光源装置与散热片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光源系统散热片本体部分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光源系统的遮光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5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压弹力网床垫框架
- 下一篇: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