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的固定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5561.5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4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魏晨光;张小农;张绍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芮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A61B17/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吸收 金属 止血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的固定座,包括底座、固定挡片和支撑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的支座,所述底座顶部开口,一对侧壁设有成对轨道槽,所述成对轨道槽呈倒梯形,并与所述底座的开口底部平面所形成的夹角介于90°至160°之间,所述成对轨道槽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对,所述成对轨道槽包含与施夹钳配合的施夹钳轨道槽和与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配合的止血夹轨道槽;所述支座的外形与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的夹持表面相贴合,所述支座属于柔性材质,并放置于所述成对轨道槽的倒梯形内部中间;所述固定挡片设置于所述支座两侧。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的固定座其结构设计合理,解决了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在临床手术中所面临的取出功能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的固定座,具体是一种可用于固定及配合取出的固定座,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外科手术中无一例外伴随术中出血和/或结扎组织问题,而现有技术多采取外科线和/或结扎夹(例如,美国泰利福公司利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开发的威克结扎夹(Hem-O-Lok)),目前使用的结扎夹多数与施夹钳配套使用,通过施夹钳夹取结扎夹进行操作,而固定座的作用是配合施夹钳取出结扎夹。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结扎夹一般为不可吸收,术后永久留存体内,因此,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成为了研究方向,同样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需要取出作用的固定座,进而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的固定座面临着功能设计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取出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功能的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底座、固定挡片和支撑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的支座,所述底座顶部开口,一对侧壁设有成对轨道槽,所述成对轨道槽呈倒梯形,并与所述底座的开口底部平面所形成的夹角介于90°至160°之间,所述成对轨道槽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对,所述成对轨道槽包含与施夹钳配合的施夹钳轨道槽和与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配合的止血夹轨道槽;所述支座的外形与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的夹持表面相贴合,所述支座属于柔性材质,并放置于所述成对轨道槽的倒梯形内部中间;所述固定挡片设置于所述支座两侧。
优选的,所述成对轨道槽与所述底座的开口底部平面所形成的夹角的顶点距离在5mm至30mm之间。
优选的,所述施夹钳轨道槽的中心线与所述止血夹轨道槽的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支座两侧放置的所述固定挡片设有最小宽度槽,所述最小宽度槽和所述止血夹轨道槽的宽度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挡片设有的最小宽度槽的中心线与所述止血夹轨道槽的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挡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取出功能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具体所述方法是利用所述成对轨道槽的倒梯形结构使得施夹钳在下滑的过程中受到所述成对轨道槽的挤压,进而使得施夹钳在下滑到所述底座的开口底部平面时将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固定在施夹钳上,并且通过施夹钳的退出取出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所述的底座、固定挡片和支座的组合能更轻松地完成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的取出。
2、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方法能大大加缩短临床人员的学习使用时间。
3、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的固定座取出的医用可吸收金属止血夹能更加稳定在施夹钳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芮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芮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5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轨及具有其的轨道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
- 下一篇:吹风机风嘴及吹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