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保护套及减振器安装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4934.7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4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辉;汪奇谋;吴兰超;何开平;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张相升;杨仁波 |
地址: | 201702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束保 护套 减振器 安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保护套及减振器安装架,包括护套和连接套;所述护套中具有线束穿孔;所述连接套连接在所述护套上,所述护套穿过所述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中具有连接套插孔;所述连接套插孔包括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位于所述护套的相对两侧。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线束保护套及减振器安装架,通过在护套上设置连接套,并将连接套插孔设置为包括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在卡爪卡入时,第一卡爪穿过第一插孔,第二卡爪穿过第二插孔,从而将护套卡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的卡槽中,提升了线束保护套的安装稳定性,还可以通过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阻挡连接套,避免线束保护套在使用过程中旋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布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保护套及减振器安装架。
背景技术
汽车上的轮速传感器线束、EPB线束是较长的软质管线,需要在中间位置固定,以免在运动过程缠绕、碰撞造成破损。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固定方式是:在减振器下安装支架上焊接一个线束支架,将硫化有线束的胶套卡接在线束支架上,在使用过程中,胶套存在滑落和旋转的可能。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稳定连接的线束保护套及减振器安装架成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稳定连接的线束保护套及减振器安装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线束保护套,包括用于线束穿过的护套和用于与卡爪连接的连接套;
所述护套中具有用于所述线束穿过的线束穿孔;
所述连接套连接在所述护套上,所述护套穿过所述连接套;
所述连接套中具有用于所述卡爪穿过的连接套插孔;
所述连接套插孔包括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位于所述护套的相对两侧。
通过在护套上设置连接套,并将连接套插孔设置为包括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布置护套的相对两侧,在卡爪卡入时,第一卡爪穿过第一插孔,第二卡爪穿过第二插孔,从而将护套卡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的卡槽中,提升了线束保护套的安装稳定性,还可以通过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阻挡连接套,避免线束保护套在使用过程中旋转。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护套与所述连接套一体成型,提高了线束保护套的结构稳定性。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护套为橡胶护套,所述连接套为橡胶连接套,线束保护套为橡胶保护套,具有柔性,方便线束布置,还可硫化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护套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护套、主体护套和第二护套;
所述连接套连接在所述主体护套上;
所述第二护套上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线束穿孔连通的护套凹槽。
通过在第二护套上设置护套凹槽,利于使得第二护套根据需要弯折穿线布线。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护套上连接有至少一个转接护套,所述转接护套中也具有所述线束穿孔。
通过在第一护套上连接转接护套,可以使得一条线束从第一护套穿至第二护套,另一条线束从转接护套穿至第二护套,可以实现不同线束的转接布线。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护套和/或所述转接护套上具有与所述线束穿孔连通的护套通孔,用于观察线束或用于拨件从护套通孔插入拨动线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减振器安装架,包括安装套筒、安装在所述安装套筒上的安装支架和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线束保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4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车库用智能收费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隐藏式楼梯照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