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原纱退绕自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4075.1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4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梁;李云华;李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2 | 分类号: | B65H49/32;B65H49/34;B65H59/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玻璃纤维 原纱退绕 自控 系统 | ||
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原纱退绕自控系统,特征是,包括退绕辅助器、纱架平台装置,两者相对放置;所述退绕辅助器还包括自调节机构,在机架两侧分别安装有电机模组和移动模组,纱管、电机模组与机架固定,电机模组转轴上有螺纹;纱管安装于移动模组那侧;纱管模组包括螺母移动模块、橡胶固定圈(a)、陶瓷罩(b),螺母移动模块内有螺纹并与电机模组转轴螺纹咬合,螺母移动模块外端卡住橡胶固定圈(a)并通过橡胶固定圈(a)连接陶瓷罩(b);传感器系统控制电机模组正反转以调节移动模组携带陶瓷罩(b)与纱管出口间距发生变化,从而单独完成或者辅助自动导纱轮那一侧对出现粘结纱时的应急处理,增加柔处理手段,减少系统分开粘结纱时出现断线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原纱(以下简称玻纤原纱)退绕辅助装置,涉及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以下简称玻纤布)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玻纤布产业发展至今,各种生产厂家日益增多,产品品质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当然排除市场定位的高中低端客户需求标准,单讲同一类型产品,可能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在品质方面也是不尽相同、各有优赖。玻纤布厂商生产成本来源占比最大的就是原材料成本,即玻纤原纱。可以说玻纤原纱出现问题就可能对生产厂商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当然这些问题其中就包括玻纤原纱退绕不良,易破丝或断纱,不能正常生产。特别是原纱单丝直径小于4μm的超细纱更是容易出现退绕不良,而且原纱单丝直径越细通常价格越高。造成原纱退绕不良的原因很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改善退绕不良的玻纤原纱的退绕问题,减少玻纤布厂商成本损失。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可广泛应用于玻纤布生产的整经、织布等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
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原纱退绕自控系统,特征是,包括退绕辅助器、纱架平台装置,两者相对放置;
所述绕辅助器包括橡胶固定圈、陶瓷罩;
所述纱架平台装置包括平台和平台上依次安装的导纱盘e、夹纱器f、张力传感器、自动导纱轮;
在水平放置的玻纤原纱纱管的顶部安装橡胶固定圈,所述橡胶固定圈设计呈现凹槽结构;
所述凹槽结构内嵌入陶瓷罩;
纱架平台装置的最前端安装有导纱盘e,紧靠导纱盘e输出端设置有夹纱器f,在纱架夹纱器f后面安装张力传感器c及自动导纱轮d。
陶瓷罩设计呈扁球形空心结构。
来自于退绕辅助器侧的原纱,通过陶瓷罩甩出来并穿入导纱盘e,经由纱架夹纱器f对原纱进行稳定处理以防止上下跳动,再穿过张力传感器c后可靠的收集卷入自动导纱轮d上。
张力传感器c设计三个受力探针,同时约束了原纱水平向的跳跃,进一步稳定自动导纱轮d的收卷。
技术方案二
在技术方案一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
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原纱退绕自控系统,特征是,包括退绕辅助器、纱架平台装置,两者相对放置;
纱架平台装置的最前端安装有导纱盘e,紧靠导纱盘e输出端设置有夹纱器f,在纱架夹纱器f后面安装张力传感器c及自动导纱轮d;
来自于退绕辅助器侧的原纱,通过陶瓷罩甩出来并穿入导纱盘e,经由纱架夹纱器f对原纱进行稳定处理以防止上下跳动,再穿过张力传感器c后可靠的收集卷入自动导纱轮d上;张力传感器c设计三个受力探针,同时约束了原纱水平向的跳跃,进一步稳定自动导纱轮d的收卷;
在纱管颈部安装橡胶固定圈,在橡胶固定圈凹槽上安装扁球形空心陶瓷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40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