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储能系统承载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1601.9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9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通;周凌;殷明福;敖长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科创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51 | 分类号: | H01M50/251;H01M50/258;H01M50/244;H01M50/2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志辉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南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系统 承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储能系统承载体,包括下箱体、固定支架、上箱体和连通体,下箱体可承载第一电池模块和第一电子控制设备;固定支架包括框架和设于框架四角的四个第一支撑脚,四个第一支撑脚的下端与下箱体的顶部连接;上箱体可承载第二电池模块和第二电子控制设备,上箱体和框架连接;连通体的两端分别与下箱体和上箱体连通,连通体可供第一电子控制设备与第二电子控制设备之间的电缆穿过。承载体增加容量的同时,因为下箱体与上箱体呈现双层堆叠设置,使得承载体不会额外增加占地面积,且下箱体与上箱体分体设置,可提高承载体的安装、维修以及搬运的效率,电池模块和电子控制设备不集中设置,有利于提高储能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储能系统承载体。
背景技术
大型的储能系统大多采用储能集装箱作为其结构承载体,储能系统的电池模块、其他的电子控制设备以及给设备冷却的冷却装置等都设于储能集装箱内,储能集装箱起到保护电池模块、其他的电子控制设备以及冷却装置的作用,且通过储能集装箱可快捷方便地移动储能系统。现阶段的储能集装箱结构单一,容量较小,需要占用一定的使用面积,为了提高储能系统的容量,需要把储能集装箱的结构加大,但结构庞大的储能集装箱占地面积增大,大量的电池模块和电子控制设备置于一起,安全隐患较大,且储能集装箱的安装、搬运和维护等都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层储能系统承载体,占地面积较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双层储能系统承载体,包括下箱体、固定支架、上箱体和连通体,所述下箱体可承载第一电池模块和第一电子控制设备;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框架和设于所述框架四角的四个第一支撑脚,四个所述第一支撑脚的下端与所述下箱体的顶部连接;所述上箱体可承载第二电池模块和第二电子控制设备,所述上箱体和所述框架连接;所述连通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箱体和所述上箱体连通,所述连通体可供所述第一电子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控制设备之间的电缆穿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层储能系统承载体,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框架和第一支撑脚的结构可避免下箱体和上箱体发生错位,保证承载体的结构稳定性,下箱体与上箱体可分别承载第一电池模块和第一电子控制设备与第二电池模块和第二电子控制设备,第一电池模块和第一电子控制设备与第二电池模块和第二电子控制设备,通过连通体设置电缆,进而使得第一电池模块、第一电子控制设备、第二电池模块和第二电子控制设备可组成大容量的储能系统。承载体增加容量的同时,因为下箱体与上箱体呈现双层堆叠设置,使得承载体不会额外增加占地面积,且下箱体与上箱体分体设置,可提高承载体的安装、维修以及搬运的效率,电池模块和电子控制设备不集中设置,有利于提高储能系统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箱体与所述框架以及所述第一支撑脚与所述下箱体之间均通过扭锁和桥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框架的周边设有多个第二支撑脚,所述下箱体的周边设有多根加强竖杆,所述第二支撑脚抵在所述下箱体顶部的周边,所述框架的周边和所述下箱体的周边相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脚和所述下箱体之间设有垫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箱体内设有左仓、中间仓和右仓,所述左仓和所述右仓均可承载所述第一电池模块,所述中间仓可承载所述第一电子控制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箱体上设有左仓门、中间仓门和右仓门,所述左仓门、所述中间仓门和所述右仓门分别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左仓、所述中间仓和所述右仓,所述左仓门和所述右仓门上均设有可安装空调的安装口,所述中间仓门上设有散热百叶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箱体的侧壁为波纹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科创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科创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16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边洞口简易防护栏杆固定装置
- 下一篇:石墨烯采暖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