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数据交换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40990.3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7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谢洪涛;颜法廷;程皖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格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931 | 分类号: | H04L12/931;H04Q1/02;H04Q1/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工业 联网 数据 交换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数据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所述交换机本体内置有交换芯片、中央处理器、串口模块和开关量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串口模块和开关量模块之间分别设置有I2C串口模块、开关量控制模块,所述交换机本体一端面套装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压板,此压板的两端和壳体的左内侧面、右内侧面之间分别通过左定位机构、右定位机构连接,此左定位机构、右定位机构均进一步包括金属块、磁铁块、螺柱和固定于壳体内侧面上的长条凹型板,所述压板的弹性缓冲垫与壳体的底部之间留有供网络线、电源线嵌入的间隙。本实用新型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数据交换机改善了连接时的稳定性,也提高了交换机使用时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数据交换机,属于工业物联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也能为子网络中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以便连接更多的计算机。随着工业物联网逐步推进,交换机市场呈稳步上升态势。现有技术中,运用在工业物联网中的交换机上会接入较多的网线,而工业物联网的运行需要较多的交换机,为了方便对多个交换机进行统一管理,需要将交换机进行统一摆放在一起,由于交换机摆放在一起会使得与之连接的多个网线交叉在一起,这样影响网线的整理,而且网线堆积在一起使得部分网线的受到压力影响而从交换机上掉下,进而影响交换机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数据交换机,该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数据交换机改善了网线、电源线和交换机连接时的稳定性,也提高了交换机使用时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压板向上移动方便了网络线的取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数据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所述交换机本体内置有交换芯片、中央
处理器、串口模块和开关量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串口模块和开关量模块之间分别设置有I2C串口模块、开关量控制模块,一主存储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双向连接;
所述交换机本体一端面套装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压板,此压板的两端和壳体的左内侧面、右内侧面之间分别通过左定位机构、右定位机构连接,此左定位机构、右定位机构均进一步包括金属块、磁铁块、螺柱和固定于壳体内侧面上的长条凹型板;
所述长条凹型板的表面开设有一螺孔,所述长条凹型板的凹槽内滑动地安装有金属块,此金属块贯穿地安装有一与螺孔对应的螺管,位于螺管内所述螺柱可旋入长条凹型板的螺孔内,所述压板的一端安装于金属块上,所述长条凹型板顶部设置有一磁铁块,所述金属块在磁铁块磁力下可沿长条凹型板的凹槽运动,所述压板面向壳体底部的表面设置有一弹性缓冲垫,所述压板的弹性缓冲垫与壳体的底部之间留有供网络线、电源线嵌入的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安装有与开口对应的盖板,此盖板的表面开设有与交换机本体的接线端位置对应的出线孔。
2. 上述方案中,所述出线孔的形状为条形通孔。
3.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缓冲垫为硅胶垫或者橡胶垫。
4. 上述方案中,所述交换机本体和壳体各自的拐角处均具有一倒角部。
5.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与中央处理器双向连接的只读存储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格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格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09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头打捞器
- 下一篇:一种推力室身部组件结构及航天器推力室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