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幼苗长势监测和培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6044.1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5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鲍文沁;胡惠;周亚晶;沈永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C23/02 |
代理公司: | 盐城高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9 | 代理人: | 张云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幼苗 长势 监测 培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幼苗长势监测和培育装置,包括培育外盆、底座和培育内盆,所述培育外盆的底部设置有底座,且培育外盆的内侧设置有培育内盆,所述培育外盆的前后两侧面中部均设置有第二观察窗,且培育外盆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一观察窗,所述培育外盆的上端设置有上框面,且上框面的左右两部分别开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所述培育内盆的上端面前后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外固定板和第一外固定板,且第二外固定板位于第二凹槽内。该幼苗长势监测和培育装置,结构设置合理,方便直接探测到根系的生长情况,探测更加细致,探测后数据方便及时输送至探测总终端,以便及时控制细输送管往培养小盆的底部内输送培养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幼苗培育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幼苗长势监测和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育苗,即指培育幼苗,俗话说苗壮半收成,可见育苗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是十分关键的过程,在林业的技术领域中,林业幼苗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培育的幼苗成活率比较低,无法培育出成活率比较高的幼苗。
在现有技术中,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于2010年6月18日申请了一件名称为植物幼苗综合性状活体无损检测方法,申请号为201010210456.2的中国专利,该专利于2011年11月2日公开,公开号为101881726B,在该专利技术方案中提出,植物种子从萌发开始到幼苗生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物质代谢过程,受其内部或外部物质的调控作用,而表现出种子活力、幼苗生长、形态特征、细胞组织、物质代谢等方面的效应,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进而影响最终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营养品质及其安全性等。因此,许多农艺学家、育种家、生物化学家都非常关注植物苗期生长特性。大田里的植物观测侧重于群体参数,而幼苗监测更侧重于个体的分析。
目前对于植物群体监测的技术已比较成熟,而幼苗由于个体差异性很大,尚缺乏有效的检测方法,现有的幼苗检测方法大多是根据经验用目测的方法或者化学方法进行,根据经验用目测容易存在误差,通过化学方法进行过程比较繁琐,费事费力,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并不能够实时监测幼苗的长势情况,无法培育出成活率比较高的幼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苗长势监测和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幼苗培育技术根据经验用目测容易存在误差,通过化学方法进行过程比较繁琐,费事费力,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并不能够实时监测幼苗的长势情况,无法培育出成活率比较高的幼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幼苗长势监测和培育装置,包括培育外盆、底座和培育内盆,所述培育外盆的底部设置有底座,且培育外盆的内侧设置有培育内盆,所述培育外盆的前后两侧面中部均设置有第二观察窗,且培育外盆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一观察窗,所述培育外盆的上端设置有上框面,且上框面的左右两部分别开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所述培育内盆的上端面前后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外固定板和第一外固定板,且第二外固定板位于第二凹槽内,并且第一外固定板位于第一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前侧面中部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上左部安装有显示屏,并且底座的底面中部设置有凹面,且底座的底面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双轴伸缩气缸和第一双轴伸缩气缸,且第二双轴伸缩气缸的上端套置在第二外固定板内,并且第一双轴伸缩气缸的上端套置在第一外固定板内。
优选的,所述培育外盆的前后两侧面的后部均固定有侧连接头,且侧连接头上铰接有前连接侧杆,并且两组前连接侧杆的后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横杆,且连接横杆的左右两端头上均铰接有后连接侧杆,并且两组后连接侧杆的下端之间连接有拉杆。
优选的,所述培育内盆内安装有多组探针,且多组探针呈现五乘八的阵列式排布,并且每组探针的右下部安装有细输送管。
优选的,所述探针的上方设置有培养小盆,且探针的探针头与培养小盆内的培育苗的根系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6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