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35611.1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6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县文州国成茶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10 | 分类号: | A23F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8 | 代理人: | 熊兰兰 |
| 地址: | 746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微生物 发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所述发酵箱的内壁表面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表面贯通开设有通气孔,且通气孔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放置架的下方设置有蛇形透气管,且蛇形透气管的顶端表面安装有透气头。本实用新型通过气体发生器、蛇形透气管、通气孔、透气头和放置架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防止茶叶局部结团或者发酵不均匀,既能提高发酵的效率,也能提高发酵的质量,通过气体发生器工作产生气体,并通过透气头吹出,透过通气孔顶起茶叶,从而不停的翻动茶叶,进而使得茶叶发酵均匀,还能提高发酵的效率,且采用气体对茶叶进行翻动,不会损坏茶叶,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发酵茶是将茶树芽叶经过萎调,揉切,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对于发酵茶而言,发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传统的茶叶发酵方式大都是让茶叶堆在一起自然发酵,工人按时翻动茶叶,避免茶叶内部温度过高且保证茶叶能够均匀与氧气接触,自然发酵时人工翻动茶叶由于内外温度不相同以及与氧气的接触程度不同,容易导致发酵不均匀导致茶叶质量下降的问题,同时现有的自然发酵,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加温的方式来达到发酵的目的,这种人工操作的发酵方式有些温度比较低的地方就达不到发酵环境,从而影响茶叶的生产质量。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具备对茶叶自动翻动,且能够发酵环境进行精准调控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所述发酵箱的内壁表面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表面贯通开设有通气孔,且通气孔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放置架的下方设置有蛇形透气管,且蛇形透气管的顶端表面安装有透气头,所述蛇形透气管的端部与气管相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箱的表面缠绕设置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水箱相连接,且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水箱通过管道与水泵相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和蛇形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架的顶端表面竖直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一侧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架的底端表面通过转轴安装有滚轮,且滚轮位于凹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箱的侧面开设有配合放置架使用的箱门。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箱的内壁表面位于放置架的上方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头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透气头等距离安装在蛇形透气管的顶端表面,所述透气头与通气孔相匹配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箱的底端表面设置支腿,且支腿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支腿等距离安装在发酵箱的底端表面的四个拐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箱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县文州国成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文县文州国成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5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铣床用排屑机构
- 下一篇:一种航天器舱外机构热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