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厚度可周转的楼板厚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5466.7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1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桂智乐;任井龙;陈浩;杨发兵;赵华颖;付建武;王英;侯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G21/18;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宋元松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厚度 周转 楼板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厚度可周转的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管体一、高度调节管、管体二和支撑组件;所述管体一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槽体一,所述管体一的底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所述高度调节管;所述高度调节管的外侧壁螺接有所述管体二,所述管体二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槽体二,所述管体二的外侧壁设置有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旋转高度调节管,可改变整个控制的整体高度,进而便于适用不同厚度的楼板,并且由支撑组件的工作,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在两个钢筋位置限制后,也可以通过旋拧高度调节管改变整体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厚度控制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设工程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浇混凝土的楼板厚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作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主体结构质量,楼板浇薄了设计不允许,可能因承载力不足造成安全隐患,浇厚了不仅增加荷载,减少层高,造成交房时业主投诉,还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增加成本,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易造成露筋,导致钢筋锈蚀,厚度过大易产生温度收缩裂缝,现有的楼板厚度控制器一般主要是梯形水泥块或钢筋马凳。
传统施工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一般只在楼板底层钢筋下垫设水泥垫块,强度低容易破坏,且安装一般比较随意,控制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厚度可周转的楼板厚度控制器,要解决现有控制结构强度低,控制调节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厚度可周转的楼板厚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一、高度调节管、管体二和支撑组件;所述管体一的顶部对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槽体一,所述管体一的底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所述高度调节管;所述高度调节管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所述管体二,所述管体二的底部对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槽体二,所述管体二的外侧壁设置有所述支撑组件。
所述槽体一的内侧壁对称设置有凸起一;所述凸起一为梯形结构或者半球形。
所述槽体二的内侧壁对称设置有凸起二;所述凸起二为梯形结构或者半球形。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部支撑、连接在底部支撑对侧的一组杆体以及连接在杆体上端的套管;所述套管对应套接在所述管体二的外侧。
所述套管通过连接块与杆体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套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杆体转动连接。
所述底部支撑包括支撑部一和支撑部二;所述支撑部一和所述支撑部二连接形成圆环结构。
所述管体二与套管螺纹连接,所述管体二外侧壁螺纹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环二和限位环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该可调节厚度可周转的楼板厚度控制器,通过旋转高度调节管,可改变整个控制的整体高度,进而便于适用不同厚度的楼板,并且由支撑组件的工作,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在两个钢筋位置限制后,也可以通过旋拧高度调节管改变整体高度。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楼板厚度控制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管体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部一与支撑部二连接仰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5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墨铸件生产用箱体浇铸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