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自吸式供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33407.6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3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先进;王贤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菲克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B41F31/03;B01F15/00;B01F7/04;B01D29/01;B01D29/96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邱晓琳;赵华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吸式供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气动自吸式供墨装置,包括墨箱,所述墨箱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杆,所属转杆上焊接有多个搅拌桨,所述墨箱的两个内壁上均设有加热板,所述墨箱的两侧内壁上设有滤网,所述墨箱的一侧焊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转杆焊接在一起,所述墨箱的顶部设有吸墨管和负压箱,所述负压箱的一侧通过法兰安装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远离负压箱的一端和吸墨管通过法兰安装在一起,所述吸墨管内活动安装有滤板,所述吸墨管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导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负压远离能够将油墨吸入,同时设置便于拆卸的过滤结构,能够将油墨内的部分杂质滤除,提高印刷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自吸式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是把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供墨装置是印刷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印刷前都是利用人力将墨导入储墨箱内,不仅浪费人力,且不具备对墨过滤的功能,在导料时会有杂质进入墨箱,影响印刷效果,为此,提出一种气动自吸式供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气动自吸式供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自吸式供墨装置,包括墨箱,所述墨箱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杆,所属转杆上焊接有多个搅拌桨,所述墨箱的两个内壁上均设有加热板,所述墨箱的两侧内壁上设有滤网,所述墨箱的一侧焊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转杆焊接在一起,所述墨箱的顶部设有吸墨管和负压箱,所述负压箱的一侧通过法兰安装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远离负压箱的一端和吸墨管通过法兰安装在一起,所述吸墨管内活动安装有滤板,所述吸墨管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导板,两个所述导板位于滤板的下方,所述滤板靠近抽气管的一端焊接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滤板的一端焊接有缓冲板,所述吸墨管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滑动安装有两个定位杆,两个所述定位杆的顶部均贯穿滤板上的两个通过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定位孔内,两个所述定位杆的底部焊接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墨箱的底部焊接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支撑腿,所述墨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底部设有出料阀门。
优选的,所述墨箱的一侧焊接有安装板,所述电机的底部通过螺栓和安装板的顶部安装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墨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轴承,轴承外圈和通孔内壁焊接在一起,轴承内圈固定套设在转杆上。
优选的,所述导板的顶部设有两个滚珠,两个滚珠和所述滤板的底部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上套设有拉簧,拉簧的顶部和第二固定板的底部焊接在一起,拉簧的底部和定位杆焊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首先将吸气设备和负压箱顶部的软管连接,负压箱通过抽气管将吸墨管内的空气吸出,同时油墨会被吸下,经过滤板的过滤后进入墨箱内,接着启动电机,和加热板,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杆,转杆再带动搅拌桨,搅拌桨对墨箱内的油墨进行搅拌,加热板对油墨加热,能防止油墨凝固,影响印刷质量,墨箱内的油墨被加热后经过滤网的过滤从底部的出料管导出,需要清理滤板时,将拉手向下拉动,拉手带动两个定位杆,当定位杆脱离定位孔和滤板上的通孔时,将滤板向外拉出,即可清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负压远离能够将油墨吸入,同时设置便于拆卸的过滤结构,能够将油墨内的部分杂质滤除,提高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菲克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菲克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34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物料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钧瓷生产用的耐热存放基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