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导流型熔炼装置及应用其的合金钢液制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1532.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43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宗伟;陈卫红;王策;胡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谭健洪;莫瑶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导流 熔炼 装置 应用 合金钢 制备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导流型熔炼装置及应用其的合金钢液制备机构,涉及合金粉末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常见在现有技术中,钢液从熔炼炉中直接流出,用户不能根据需求快速地更改钢液输出的孔径,进而导致加工效率低下等不良加工情况出现,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熔炼炉,熔炼炉的输出端匹配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钢液输出的出液孔,达到可直接获得微米级的圆形粉末,省去了通过高压气体对钢液进行破碎的工序,本方案良品率高、形成的粉末大小一致,且粉末的分布范围窄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金粉末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孔导流型熔炼装置及应用其的合金钢液制备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非晶或纳米晶粉主要是通过对非晶或纳米晶带材进行机械破碎的方式获得,受原材料和破碎设备的限制,所得到的为粒径较大且外形不规则的片状粉末,在后续压制过程中容易将绝缘层刺破,影响元器件性能。随着电子设备和器件不断向微型化、高频化及大电流方向发展,要求磁粉芯和电感具备优异的频率特性、极低的损耗、较高的饱和电流等特点,这对用于制备磁粉芯及电感的非晶粉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球形度、粒度分布、氧含量等。
在现有技术中,钢液从熔炼炉中直接流出,用户不能根据需求快速地更改钢液输出的孔径,进而导致加工效率低下等不良加工情况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导流型熔炼装置,具有可直接获得微米级的圆形粉末,省去了通过高压气体对钢液进行破碎的工序,本方案良品率高、形成的粉末大小一致,且粉末的分布范围窄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孔导流型熔炼装置,包括熔炼炉,所述熔炼炉的输出端匹配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钢液输出的出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根据加工需求选择安装带有不同孔径的连接头,以便于提高熔炼炉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头可装拆式固定于熔炼炉的输出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用户根据需求快速的更换不同出液孔孔径的连接头,从而达到既可便于后续的维护,也可便于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头与熔炼炉的输出端之间通过密封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件为铜垫片,可便于提高连接头与熔炼炉之间连接处的密封度,以便于降低钢液在增压装置加压后发生溢出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液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均布于连接头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液孔的数量为500~1000个。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液孔的孔径为10~600μ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熔炼炉的输出端可装拆式设有连接头,所述出液孔布置于连接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头通过螺栓副可装拆式安装于熔炼炉的输出端上,以便于用户根据需求快速的更换不同出液孔孔径的连接头,从而达到既可便于后续的维护,也可便于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一种合金钢液制备机构,包括所述熔炼炉、以及用于往熔炼炉内输送增压气体的增压装置,所述熔炼炉与增压装置连接,所述增压装置往熔炼炉充入高压脉冲惰性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1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排水道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冲压件激光切割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