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托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28048.5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7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法凯;杜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法凯 |
| 主分类号: | A61B90/60 | 分类号: | A61B90/6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 地址: | 26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外科手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托,包括移动底座和液压升降杆,所述移动底座的上端中心位置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上端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所述主支撑臂套筒的上端固定有主支撑臂,所述主支撑臂的末端设置有副支撑臂,且主支撑臂的末端上方设置有副支撑旋钮,所述副支撑臂的末端上方固定有液压筒,所述液压筒的两头末端设置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的末端上方设置有手臂支撑套筒,所述手臂支撑套筒的一侧设置有手臂支撑旋钮。该具有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托有液压升降杆和液压缸能在手术的时候调整设备高度使医务人员方便操作,同时主支撑臂套筒的作用在于能够使主支撑臂水平旋转移动,并及时调整主支撑臂的方向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手术架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托。
背景技术
医生在做神经外科手术时,工作要求非常精细,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有较强的精力和体力,为此,便需要一种能够对医生的手臂进行支托,以减小医生的劳动强度,这样便产生了神经外科手术架托。
目前市场上的神经外科手术架托大多结构简单,这样既不利于医务人员的精细操作,同时对手臂的支撑也不够灵活过于死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神经外科手术架托大多结构简单,这样既不利于医务人员的精细操作,同时对手臂的支撑也不够灵活过于死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托,包括移动底座和液压升降杆,所述所述移动底座的上端中心位置固定有液压缸,所述移动底座的的下端四周设置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上端设置有制动踏板,所述液压缸的上端设置有液压升降杆,且液压升降杆的顶端设置有主支撑臂套筒,所述主支撑臂套筒的上端固定有主支撑臂,且主支撑臂套筒的一侧设置有主支撑旋钮,所述主支撑臂的末端设置有副支撑臂,且主支撑臂的末端上方设置有副支撑旋钮,所述副支撑臂的末端上方固定有液压筒转轴,所述液压筒转轴的上端设置有液压筒,且液压筒的两头末端设置有伸缩按钮,所述液压筒的两头末端设置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的末端上方设置有手臂支撑套筒,所述手臂支撑套筒的一侧设置有手臂支撑旋钮,且手臂支撑套筒的上端固定有臂拖。
优选的,所述液压升降杆和液压缸垂直竖立于移动底座,且主支撑臂套筒呈包围式固定于液压升降杆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主支撑臂呈水平状垂直于液压升降杆,且副支撑臂可沿水平方向左右摆动,同时副支撑臂呈L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液压筒与液压伸缩杆呈水平状分布,且液压筒的水平中心线位置固定于副支撑臂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手臂支撑套筒上方的臂拖呈倒C状水平分布,且臂拖沿手臂支撑套筒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移动底座呈圆盘状分布,且移动底座呈水平状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托有液压升降杆和液压缸能在手术的时候调整设备高度使医务人员方便操作,同时主支撑臂套筒的作用在于能够使主支撑臂水平旋转移动,并及时调整主支撑臂的方向位置。
臂拖能够使医务操作人员在手术操作时不用长时间将手处于悬空状态,起到一个承托的作用,同时由于不用长时间处于悬空疲劳状态也能使操作人员更加专注于手术本身。
液压筒与液压伸缩杆的作用在于能够自由伸缩两个臂拖之间的距离,使医务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根据自己的臂长和操作习惯进行微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法凯,未经王法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8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