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密铸造用高厚度模壳的焙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7540.0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4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储德芝;杜应流;叶晓峰;胡存友;华红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2 | 分类号: | B22C9/12;B22C9/04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地址: | 23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铸造 厚度 焙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密铸造用高厚度模壳的焙烧装置,包括焙烧炉一和焙烧炉二,所述焙烧炉一和焙烧炉二之间设置降温室,所述焙烧炉一、降温室、焙烧炉二同轴线设置且底部设有连通的轨道,所述轨道上滑动连接有台车,所述台车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炉底板,所述炉底板上放置模壳,所述降温室的两侧边设有换热室,所述换热室与降温室之间设置换热板,所述降温室内设有温度监测计;本实用新型通过焙烧炉一、降温室和焙烧炉二队模壳依次进行高温焙烧、降温、再次高温焙烧,经过两次焙烧,使得模壳焙烧透彻,且经历两次升温和一次降温,型壳内部产生较多的微裂纹,增加了型壳的透气性,有效解决了厚特大铸件气孔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密铸造用高厚度模壳的焙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精密铸造模壳焙烧方式是:将脱蜡后的模壳浇口朝下摆放在装有炉底板的台车上,从箱式燃气焙烧炉进口将台车输送到焙烧炉膛内进行高温焙烧,焙烧后从出口炉门取出模壳进行浇注。这对于中等及大件都没有问题,但精密铸造的特大件模壳厚度都在25mm以上,对于结构稍微复杂的特大件制壳后就相当于是一个实心体了,而焙烧炉长度一定,模壳在高温区停留的时间有限,模壳无法焙烧透,模壳透气性差,导致浇注后铸件气孔严重,进而导致铸件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铸造用高厚度模壳的焙烧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精密铸造用高厚度模壳的焙烧装置,包括焙烧炉一和焙烧炉二,所述焙烧炉一和焙烧炉二之间设置降温室,所述焙烧炉一、降温室、焙烧炉二同轴线设置且底部设有连通的轨道,所述轨道上滑动连接有台车,所述台车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炉底板,所述炉底板上放置模壳,所述降温室的两侧边设有换热室,所述换热室与降温室之间设置换热板,所述降温室内设有温度监测计。
优选的,所述焙烧炉一与降温室之间设置操作站台。
优选的,所述焙烧炉二与降温室之间设有除杂台,所述除杂台上安装有吸砂管。
优选的,所述降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60-150℃。
优选的,所述降温室的上端连通冷气进管,所述冷气进管上安装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焙烧炉一和焙烧炉二的两端进出口均设有提竿连接的炉门。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焙烧炉一、降温室和焙烧炉二队模壳依次进行高温焙烧、降温、再次高温焙烧,经过两次焙烧,使得模壳焙烧透彻,且经历两次升温和一次降温,型壳内部产生较多的微裂纹,增加了型壳的透气性,有效解决了厚特大铸件气孔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降温室与换热室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壳与吸沙管连接示意图。
图中:1、焙烧炉一;2、焙烧炉二;3、降温室;4、轨道;5、台车;6、炉底板;7、换热室;8、换热板;9、温度监测计;10、操作站台;11、除杂台;12、吸砂管;13、冷气进管;14、电磁阀;15、提竿;16、炉门;17、模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7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铸造叶轮型壳沾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切割机用夹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