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铣削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27045.X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9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邸现宾;李祥忠;杨秀金;陈汝阳;张蕾;张祥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C5/20 | 分类号: | B23C5/20;B23Q3/12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杜家成 |
| 地址: | 276023 山东省临沂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铣削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铣削刀具,属于刀具领域。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铣削刀具过孔加工内端面自动化程度、加工效率较低和加工表面质量差的缺陷。奇迹书法男的要点是:包括包括刀体和刀头,所述刀头固定连接刀体,所述刀头的反向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连接反向刀片。本实用新型用于金属切削加工,其加工方式新颖,操作简单,大幅降低加工震动,提高了内端面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机床刀具,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铣削刀具。
背景技术
在金属切削加工中,传统的过孔加工内端面大多采用高速钢白钢刀反刮的工艺方法,加工前需要将反刮刀杆装在机床主轴上,刀杆穿过加工孔,将刃磨好的高速钢白钢刀手动装夹在反刮刀杆上进行内端面加工。上述传统的过孔加工内端面的过程均需要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和加工效率较低;反刮时主轴受力较大易产生震刀,且高速钢白钢刀刃磨对操作者技能要求高,若刃磨不均匀会导致加工面出现环形接刀痕,加工表面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铣削刀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铣削刀具过孔加工内端面自动化程度、加工效率较低和加工表面质量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铣削刀具,包括包括刀体和刀头,所述刀头固定连接刀体,所述刀头的反向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连接反向刀片,所述刀头一端固定设有安装轴,所述刀头通过安装轴和压紧螺母与刀体固定连接,所述刀头和安装轴轴向通过平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刀头与刀体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刀头与刀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螺母和刀头之间设有压紧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刀头的正向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正向刀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加工方式新颖,操作简单,大幅降低加工震动,提高了内端面加工质量;由原来的手动操作刮面改进为机床程序自动控制刀具实现内端面的自动铣削,取消了高速钢白钢条的人工刃磨,既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自动化程度,又降低了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换头式正铣、反铣两用刀具只需一次装夹,即可完成正、反双面铣削,实现一刀多用,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加工效率,尤其适合内端面加工有正铣、反铣两种需求的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体;2、刀头;3、反向刀片;4、工件;5、端面;6、压紧垫片;7、压紧螺母;8、安装轴;9、平键;10、正向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自动铣削刀具,包括刀体1和刀头2,刀头2与刀体1连接成一体式结构,刀头2的反向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反向刀片3。其中,刀体1包括刀柄和刀杆。
本实施例的自动铣削刀具过大直径孔,加工端面5为小截面的工件4;刀具过大直径孔,加工端面5为小截面是指刀头2能够自由穿过工件4孔径,刀头2上安装一个反向刀片3即可完全覆盖需要反铣的端面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7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粉机装配式机架及磨粉机
- 下一篇:一种自发电喷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