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风电转换的支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26129.1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0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周轶君;邵春雷;朱敏;张培培;张蕴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13/20 | 分类号: | F03D13/20;F03D80/00;F03D9/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陈平 |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转换 支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风电转换的支架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底板的一段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能存储设备,所述支撑柱的侧表面设置有加强柱,所述支撑柱的侧表面且位于加强柱的上方设置有平行柱,所述平行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加强柱、支撑柱所用材料均为优质碳素结构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加强柱、平行柱,且均采用优质台塑结构钢,使其的结构紧实,强度大,保证了风电转换过程中的安全,通过设置有攀登杆与登板,可以使人员在进行检修与测试时,方便进行攀登,进行检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转换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风电转换的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风能转换系统是将风能转变成机械能并加以利用的一整套设备。一般包括风轮、传动装置、控制装置、贮能装置和利用装置。风轮又称转子,由叶片和转子轴组成,其功能是把风能转变成机械能。而风能利用装置就是利用风能转化的机械能工作的设备,如发电机、水泵、压气机、热泵等。
现在的风电转换设备都需要通过支架安装于高处,从而使其分离较大,转换的效率较高,因为经历较大的风力进行转换,所以需要较大的强度,保证发电的正常,同时在进行转换过程中,需要进行调试与检修,现有的支架,上下不方便,不便于修理,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风电转换的支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风电转换的支架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底板的一段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能存储设备;
所述支撑柱的侧表面设置有加强柱,所述支撑柱的侧表面且位于加强柱的上方设置有平行柱,所述平行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加强柱、支撑柱所用材料均为优质碳素结构钢;
所述支撑柱的后表面设置有攀登杆,所述攀登杆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登板,所述登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锁扣;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围栏,所述围栏的侧表面设置有润滑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柱向内倾斜设置,所述安装台的侧表面设置有护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强柱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倾斜放置,所述加强柱与平行柱组成的结构具有多组,且均匀布置于两个支撑柱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攀登杆之间的距离为80厘米,所述登板的上表面与上一攀登杆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杆距离平行的攀登杆的距离为登板高度的一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锁扣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底板与围栏均采用砖块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内部设置有风力发电设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能存储设备与风力发电设备电性连接,所述风力发电设备与外界转换设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6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量化的K点刺激仪
- 下一篇:一种高稳定性双温区大容积炉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