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床头呼叫铃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6074.4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8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魏岚;徐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南京擎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5 | 代理人: | 涂春春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床头 呼叫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床头呼叫铃固定装置,包括U形轨、单向收线器和安装板,U形轨一边侧壁胶粘在病床床头墙壁上,且竖直设置,另一边侧壁开设有滑轨,在安装板侧边设有滑块,滑块插在U形轨开口内,安装板通过滑块在U形轨上上下滑动,单向收线器设在呼叫铃的电源线上,并与U形轨上端固定,在安装板朝外的一面上设有第一凸台框、两个弹性板和横板,第一凸台框位于安装板中间偏下的位置,在第一凸台框内嵌有第一磁铁,横板位于第一凸台框正上方,横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另一端设有限位装置,在呼叫铃背面设有第二凸台框,在第二凸台框内嵌有与第一磁铁配合的第二磁铁。本装置简单实用,能有效保护呼叫铃,防止误触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床头呼叫铃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床头呼叫铃通过电源线悬挂在床头位置,由于采用电源线悬挂的方式,容易误触发,造成误报警,此外呼叫铃放置于床头,容易受压或与围栏相撞,损坏率比较高,增加维修成本,该问题一直无法有效的得到改善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医用床头呼叫铃固定装置,包括U形轨、单向收线器和安装板,U形轨一边侧壁胶粘在病床床头墙壁上,且竖直设置,另一边侧壁开设有滑轨,在安装板侧边设有滑块,滑块插在U形轨开口内,安装板通过滑块在U形轨上上下滑动,在滑块中间位置开设有与安装板垂直的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穿过滑轨拧入螺纹孔,从而固定安装板在U形轨上的位置,单向收线器设在呼叫铃的电源线上,并与U形轨上端固定;
在安装板朝外的一面上设有第一凸台框和横板,第一凸台框位于安装板中间偏下的位置,在第一凸台框内嵌有第一磁铁,横板位于第一凸台框正上方,横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另一端设有限位装置;
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环,两个半圆环围成一个整圆环,呼叫铃电源线从整圆环中穿过,半圆环一端均通过转轴与横板转动连接,在转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一端抵住横板,另一端抵住半圆环,在半圆环上套设有若干用于减少摩擦的滚珠,在半圆环自由端螺纹连接有用于防止滚珠掉落的第一限位板,在半圆环上靠近转动连接处的一端设有用于防止滚珠干预半圆环转动的第二限位板;
在呼叫铃背面设有第二凸台框,在第二凸台框内嵌有与第一磁铁配合的第二磁铁;
本技术方案中,U形轨胶粘在病床床头的墙壁上,单向收线器设在呼叫铃电源线上,并与U形轨上端固定,呼叫铃在单向收线器收放线端,安装板可通过滑块在U形轨上上下滑动,并通过螺栓固定其在U形轨上的位置,安装板中间偏下位置设有第一凸台框,第一凸台框内嵌有第一磁铁,呼叫铃背面设有第二凸台框,第二凸台框内嵌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可相互吸附,单向收线器将床头的呼叫铃自动收回,避免呼叫铃悬挂而被误触发,同时也避免了呼叫铃受压或受撞,横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半圆环,两个半圆环分别通过转轴与横板转动连接,两个半圆环上均套设滚珠,转轴上套设扭力弹簧,在扭力弹簧作用下, 两个半圆环围成一个整圆环,装配时掰开半圆环,放入呼叫铃电源线,当电源线带动呼叫铃上升碰到两个半圆环时收到阻力,呼叫铃停止上升,此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附,呼叫铃被固定在安装板上,半圆环不仅起到限位作用,还可防止呼叫铃电源线上升时左右甩动,半圆环上的滚珠可减小摩擦,增长电源线的使用寿命,呼叫铃收回的高度可以通过安装板在U形板上的位置调整,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在安装板上还包括两个用于减少震动的弹性板,两个弹性板的一端垂直设置在安装板的板面上,两个弹性板位于第一凸台框和横板中间,两个弹性板关于横板对称设置,两个弹性板的另一端端部的下表面都设有第一减震垫,当呼叫铃上升时会碰撞到两个半圆环,半圆环与呼叫铃相碰时产生的震动对呼叫铃有一定的损坏,弹性板可以对呼叫铃产生缓冲作用,降低碰撞的力度,第一减震垫可以减少震动,从而有效保护呼叫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6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发镀膜机及波分复用器件
- 下一篇:一种水利监理用钢筋尺寸检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