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5587.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9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登印;练飞;郭好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杨晓萍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以及扩散板;由于扩散板容易发生翘曲变形,使背光模组的光学特性变差,甚至损坏光源,因此通常会在背光模组中设置扩散板支架支撑扩散板,然而扩散板支架会对光线进行吸收和反射,从而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上形成暗影,因此在扩散板支架上设置多个用于透射光线的透光孔,增加扩散板支架对光线透过率,减小光线由于扩散板支架的遮挡形成的暗影区域,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制作技术快速的进步,以及其具备有轻薄、省电及无辐射线等优点,使得液晶显示器大量地被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数字相机、数字摄录像机、移动电话、计算机屏幕及液晶电视等各式电子产品中。但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为非自发光性的显示面板,需要借助背光模组所提供的光源才能产生显示的功能。
目前常用的背光模组包括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通常设置扩散板匀化光线,但扩散板容易发生翘曲变形,使背光模组的光学特性变差,甚至损坏光源,因此通常会在背光模组中设置扩散板支架支撑扩散板。然而扩散板支架会对光线进行吸收和反射,从而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上形成暗影,进而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以及扩散板;由于扩散板容易发生翘曲变形,使背光模组的光学特性变差,甚至损坏光源,因此通常会在背光模组中设置扩散板支架支撑扩散板,然而扩散板支架会对光线进行吸收和反射,从而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上形成暗影,因此在扩散板支架上设置多个用于透射光线的透光孔,增加扩散板支架对光线透过率,减小光线由于扩散板支架的遮挡形成的暗影区域,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在透光孔内设置扩束透镜,增加开孔后扩散板支架的强度,并且使光线经过扩束透镜后得以扩散,使光束的照射面积更大,进而能覆盖更多的发暗区域,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扩束透镜为凸透镜或凹透镜。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扩散板支架的透光孔沿扩散板支架厚度方向的口径尺寸呈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形成相对的漏斗状结构,漏斗状的透光孔可以增大透光率,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扩散板支架可以设置于两个光源之间的间隔位置;或者,扩散板支架也可以设置于相邻的四个光源构成的矩形的中心位置。在背光模组中可以设置多个扩散板支架,从而防止扩散板坍塌变形。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扩散板支架的宽度尺寸沿着远离背板的方向设置为逐渐减小,其中靠近背板的扩散板支架的宽度尺寸相对较大,可以使扩散板支架与背板之间固定的更牢靠,提高扩散板支架的稳定性。远离背板的扩散板支架的宽度尺寸相对较小,可以减少扩散板支架与扩散板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靠近扩散板的光线相对可以顺利通过,减小暗影区域,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扩散板支架沿着高度方向划分为交替排布的第一区域E和第二区域,透光孔分布于第一区域E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一区域E的透光孔密度,从而保证光线可以顺利出射到扩散板上,不会产生严重的暗影,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的透光孔密度满足以下关系:
5%A1/A80%;
其中,A表示第一区域的面积,A1表示在第一区域内的透光孔的面积,A1/A表示第一区域的透光孔密度。
可根据显示装置的需求,灵活设置第一区域透光孔密度大小,从而解决扩散板支架形成的暗影现象,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55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