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旋风分离器的分离物收集腔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5006.6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0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胡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石磊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B01D45/18;B01D29/01;C10L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林慰敏 |
地址: | 462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旋风 分离器 分离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器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旋风分离器的分离物收集腔,包括旋风分离器、收集腔和支架,旋风分离器包括有锥桶、进气管、出气通道以及出口,收集腔设置于锥桶下侧,收集腔和出口之间设有导管,出口设有锥面导板,导管内部上端设有刮板,刮板上端设有锥面,刮板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杆,连杆固定连接有螺母,收集腔对称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伸入导管内部,刮板设有限位孔,导管一侧设有机箱,机箱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收集腔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上端与出口处平齐,螺杆下端贯穿收集腔底部后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器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旋风分离器的分离物收集腔。
背景技术
天然气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
天然气通常是通过管道来输配的,管道天然气中通常会或多或少的含有一些杂质,主要的杂质有气体、液体和固体杂质,其中,液体杂质有水和油、重烃,固体杂质有泥沙、岩石颗粒、硫化亚铁等,气体杂质有H2S、CO2等,因此对天然气的除杂变得尤为重要,气体杂质能够通过化学吸收等方法除去,而液体和固体杂质通常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处理,在过滤液体和固体杂质时,通常会使用到旋风分离器进行除杂,旋风分离器主要由锥桶、沿锥桶切线方向设置的进气管、设置于锥桶上侧的出气通道以及设置于锥桶底部的出口,旋风分离器的作用原理如下:
含尘气流一般以12—30m/s速度由进气管进入锥桶时,气流将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锥桶呈螺旋形向下流动。此外,液体以及固体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锥桶内壁,液体以及固体杂质一旦与锥桶内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锥桶内壁附近的向下轴向速度的动量沿壁面下落,由出口排出,旋转下降的外旋气流,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向锥桶的中心部分流入,形成向心的径向气流,这部分气流就构成了旋转向上的内旋流,最后净化气经出气通道排出。
现有的旋风分离器在出口的下方设有导管和收集箱,将排出的液体以及固体杂质收集,然而在液体以及固体杂质通过出口进入导管时,液体小液滴和固定小颗粒会附着与导管的内壁,并且液体小液滴和固定小颗粒在通过导管时会发生飞扬,附着在导管的内壁,使除杂收集不完全且杂质容易在导管内壁附着堆积,从而将导管内部的出口变小或者堵住,使除杂收集的效果不佳或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旋风分离器的分离物收集腔,已解决液体小液滴和固定小颗粒会附着与导管的内壁,并且液体小液滴和固定小颗粒在通过导管时会发生飞扬,附着在导管的内壁,使除杂收集不完全且杂质容易在导管内壁附着堆积,从而将导管内部的出口变小或者堵住,使除杂收集的效果不佳或失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旋风分离器的分离物收集腔,包括旋风分离器、收集腔和支架,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有锥桶、沿锥桶切线方向设置的进气管、设置于锥桶上侧的出气通道以及设置于锥桶底部的出口,所述收集腔设置于锥桶下侧,所述收集腔和出口之间设有导管,所述出口设有锥面导板,所述锥面导板下端伸入导管中且由出口向导管中心汇聚延伸,所述导管内部上端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上端设有与锥面导板相匹配的锥面,所述刮板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杆,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收集腔对称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伸入导管内部,所述刮板设有与限位杆相匹配的限位孔,所述导管一侧设有机箱,所述机箱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收集腔转动连接有与螺母相匹配的螺杆,所述螺杆上端与出口处平齐,所述螺杆下端贯穿收集腔底部后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石磊,未经胡石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5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