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负载的电路以及包含其的电子控制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4153.1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4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还宏生;孙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130117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负载 电路 以及 包含 电子 控制 单元 | ||
一种驱动负载的电路以及包含其的电子控制单元。该驱动负载的电路包括:微控制器;输出驱动电路,与微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并根据第一输出端口的电信号通过其输出端驱动负载;设置于第一电源与输出端之间的开关电路,与微控制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并根据第二输入输出端口上的电信号确定第一电源与输出端之间的通断;以及设置于输出端与地之间的采样电路,与微控制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并将采样的电信号通过第二输入输出端口反馈给微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负载的电路以及包含其的电子控制单元,其能够在占用较少微控制器端口的情况下实现对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对地短路的检测,实现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负载的电路以及包含其的电子控制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现在车辆上集成有越来越多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 Unit,ECU)。电子控制单元一般通过高端驱动电路(High Side Driver,HSD)或低端驱动电路(Low Side Driver,LSD)驱动负载进行工作。为了满足功能安全的要求,需要对高端驱动电路、低端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是否对地短路进行检测。
图1例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检测低端驱动电路、高端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对地短路的电路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微控制器11通过其输出端口11b控制高端驱动电路或低端驱动电路12来驱动负载20。为了实现对高端驱动电路或低端驱动电路12的输出端12a的对地短路检测,微控制器11通过其输出端口11a控制开关电路13,以通过电源VCC提供辅助电源,并通过输入端口11c获得采样电路14获得的采样电压信号来确定输出端12a的对地短路是否存在。可见,在图1的方案中为了实现输出端12a对地短路的检测需要微控制器11的两个I/O端口,再加上对高端驱动电路或低端驱动电路12进行控制的微控制11的一个I/O端口,则对每一个高端驱动电路或低端驱动电路12驱动的负载就要占用微控制器11的三个I/O端口。然而,微控制器11的I/O端口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紧张的。对于需要驱动的负载较多的电子控制单元,其需要使用I/O扩展电路或者使用有较多I/O端口的微控制器,这势必导致较高的硬件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负载的电路以及包含其的电子控制单元,其能够在占用较少微控制器端口的情况下实现对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对地短路的检测,实现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负载的电路,其包括:微控制器;输出驱动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的电信号通过其输出端驱动所述负载;设置于第一电源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开关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口上的电信号确定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通断;以及设置于所述输出端与地之间的采样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并将采样的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口反馈给所述微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驱动负载的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控制单元、驱动负载的电路中的微控制器对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进行复用,实现对开关电路的控制,以及接收采样电路的采样电信号。如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控制单元、驱动负载的电路仅通过微控制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这一端口实现了对输出端对地短路的检测,具有占用微控制器端口少,实现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例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检测高端驱动电路、低端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对地短路的电路的示意图;
图2例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子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图3例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低端驱动方式的驱动负载的电路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41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