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扬声器模组振音及驻波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3896.7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2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音品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7 | 代理人: | 赵英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扬声器 模组 驻波 装置 | ||
一种消除扬声器模组振音及驻波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处理装置技术领域,上壳的下部卡设固定有下壳,上壳上固定有二号无源辐射器,下壳上固定有一号无源辐射器,二号无源辐射器和一号无源辐射器的另一端所构成的端口内利用螺丝固定有扬声器;它还包含振音消除垫和驻波反射锥;螺丝上套设有振音消除垫,且振音消除垫夹设在螺丝的端帽与扬声器的端口边缘之间;所述的驻波反射锥固定在由上壳与下壳所构成的空间内部。对扬声器模组曲线更平滑,消除因共振产生的峰谷,失真更低,节省整机结构空间,减少整机共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扬声器模组振音及驻波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智能迷你音箱等要求越来越高,对曲线、失真的特性及声音的要求也极为严格。扬声器单体装入声学模组后因扬声器鼓纸振动发声带动支架的振动再传导到声学模组腔体侧壁,使声学模组产生共振产生振音及异常音,造成播放音乐时使音质变坏;因目前蓝牙音箱、智能音箱要求体积越来越小,厚度越来越薄,声学模组内驻波反射产生某一频点异常音使智能音箱对声音的识别错误,影响正常使用及音质效果差,急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消除扬声器模组振音及驻波的装置,对扬声器模组曲线更平滑,消除因共振产生的峰谷,失真更低,节省整机结构空间,减少整机共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上壳、下壳、一号无源辐射器、二号无源辐射器、扬声器和螺丝;上壳的下部卡设固定有下壳,上壳上固定有二号无源辐射器,下壳上固定有一号无源辐射器,二号无源辐射器和一号无源辐射器的另一端所构成的端口内利用螺丝固定有扬声器;它还包含振音消除垫和驻波反射锥;螺丝上套设有振音消除垫,且振音消除垫夹设在螺丝的端帽与扬声器的端口边缘之间;所述的驻波反射锥固定在由上壳与下壳所构成的空间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壳与下壳之间固定有一号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无源辐射器与二号无源辐射器之间固定有二号定位柱。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除扬声器模组振音及驻波的装置,对扬声器模组曲线更平滑,消除因共振产生的峰谷,失真更低,节省整机结构空间,减少整机共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上壳1、下壳2、一号无源辐射器3、二号无源辐射器4、扬声器5、螺丝 6、振音消除垫7、驻波反射锥8、一号定位柱9、二号定位柱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上壳1、下壳2、一号无源辐射器3、二号无源辐射器4、扬声器5和螺丝6;上壳1的下部卡设固定有下壳2,上壳1与下壳2之间固定有一号定位柱9,上壳1上固定有二号无源辐射器4,下壳2上固定有一号无源辐射器3,一号无源辐射器3与二号无源辐射器4之间固定有二号定位柱10;二号无源辐射器4和一号无源辐射器3的另一端所构成的端口内利用螺丝6固定有扬声器5;它还包含振音消除垫7和驻波反射锥8;螺丝6上套设有振音消除垫7,且振音消除垫7夹设在螺丝6的端帽与扬声器5的端口边缘之间;所述的驻波反射锥8固定在由上壳1与下壳2所构成的空间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音品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音品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3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