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防压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3847.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1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美芹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锐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25 | 代理人: | 杨柳林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医学 护理 用防压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防压疮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软套,所述软套的内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设置有进气装置,所述软套的上表面设置有无菌垫,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挤压板。该重症医学科护理用防压疮装置,通过软套的设置,起到了放置气囊的作用,方便对患者背部进行支撑,通过气囊和进气装置的设置,使用时将气囊进行充气,患者躺在上面,打开密封头,把与伤口接触的气囊内部的气体从进气管排出,使得创伤处不会被挤压,从而防止了压疮的产生,通过无菌垫的设置,防止了病菌对患者造成二次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压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防压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患心血管疾病后遗症,特别是脑出血、脑梗塞的后遗症患者,卧床不起,长期在病床上的患者,非常容易得压疮,压疮又称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组织缺血、缺氧甚至组织溃烂坏死,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病,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防压疮装置。
目前的防压疮装置实用性一般,患者背部的依旧会被挤压,容易产生压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防压疮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防压疮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防压疮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软套,所述软套的内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设置有进气装置,所述软套的上表面设置有无菌垫,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挤压板。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子绷带,所述子绷带的一端设置有子卡扣。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母绷带,所述母绷带的一端设置有母卡扣。
可选的,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和密封头,所述进气管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侧壁设置有密封头。
可选的,所述软套的材质为乳胶。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防压疮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重症医学科护理用防压疮装置,通过软套的设置,起到了放置气囊的作用,方便对患者背部进行支撑,通过气囊和进气装置的设置,使用时将气囊进行充气,患者躺在上面,打开密封头,把与伤口接触的气囊内部的气体从进气管排出,使得创伤处不会被挤压,从而防止了压疮的产生,通过无菌垫的设置,防止了病菌对患者造成二次感染,通过卡槽、紧固螺栓、转轴和挤压板的配合设置,使用时将无菌垫的边缘处放入卡槽内,转动紧固螺栓、继而使转轴带动挤压板向内移动,从而起到了固定无菌垫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槽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软套;3、气囊;4、进气装置;401、进气管;402、密封头;403、第一固定环;404、连接带;405、第二固定环;5、无菌垫; 6、卡槽;7、紧固螺栓;8、转轴;9、挤压板;10、固定板;11、子绷带; 12、子卡扣;13、母绷带;14、母卡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美芹,未经王美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3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