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地表径流收集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22207.0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9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发林;张天翔;李延;曹明华;史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F13/00 | 分类号: | G01F13/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汤云武 |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地表 径流 收集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地表径流收集测量装置,包括采样框和收集桶,所述采样框的下部能够嵌入地表形成收集池,采样框的侧面设有出水口,收集桶的上部设有入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入水口通过软管相连通,收集桶的侧面设有水位计,收集桶上还设有便于移动收集桶的移位结构。进一步,所述收集桶一侧上部设有坡度计;所述收集桶一个侧面上设有两个挂钩,两个挂钩可用于悬挂采样框。本实用新型结构和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移动和安装,地表径流测量数据较为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表径流量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地表径流收集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降的水落到地面之后,一部分经过蒸发,以汽态的形式又回到大气层,一部分渗入土壤形成地下径流,剩余的部分则在地表汇聚流动,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受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可以用来进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分析。
现有地表径流收集装置多是建设或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存在安装成本高、不方便移动、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等缺点,不能适用野外特别是山地坡面地表径流的测量需求。此外,现有地表径流收集装置的收集和测量往往分开进行,操作步骤较为繁琐。
如2010年5月26日公布的一项专利号为ZL200920203358.9、名称为“一种坡面地表测流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径流收集板、样品汇流管以及收集桶,其中径流收集板的一边与样品汇流管相连,样品汇流管的两端设有封堵;收集桶上部入口设有封堵,下部设有阀门;样品汇流管一端与收集桶入口通过出水胶管连通;上述各部件全部设于防雨保护罩之下。该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上的问题,但仍存在着零部件较多,不易携带的问题。另一方面,该装置难于计算出采样面积,测量数据不够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地表径流收集测量装置,其结构和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移动和安装,地表径流测量数据较为准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地表径流收集测量装置,包括采样框和收集桶,所述采样框的下部能够嵌入地表形成收集池,采样框的侧面设有出水口,收集桶的上部设有入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入水口通过软管相连通,收集桶的侧面设有水位计,收集桶上还设有便于移动收集桶的移位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移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收集桶上侧的一个提手。便于用手提移动收集桶。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移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收集桶一侧的两条背带。便于采用背的方式移动收集桶。
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桶一侧上部设有坡度计。通过坡度计便于水平安放收集桶,也能提高水位计读数的准确性;另外,还能利用坡度计测量采样点坡度。
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桶一个侧面上设有两个挂钩,两个挂钩可用于悬挂采样框。
优选所述采样框的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便于计算采样面积。所述收集桶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优选所述水位计包括连接在收集桶侧面的透明件,透明件上设有刻度尺。便于测量读数。
进一步改进,所述采样框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采样框其中两个相对侧面均向外延伸一个定位板,定位板的边缘再向下延伸一个插板,定位板与所述采样框的侧面相垂直。这样通过定位板的下端面与地面贴合,便于采样框的定位。
再进一步,所述插板与所述定位板相垂直,所述插板的下端呈刀刃状。便于使所述插板插入地里。
优选所述采样框由不锈钢制成,所述收集桶均由PVC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2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