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水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22071.3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63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黎立璋;林华春;李丰德;丁哲毅;周道树;范仲纪;宋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苏秋桂 | 
| 地址: | 36501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水冷却装置,涉及轧钢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入口导卫、冷却管道和出口导卫,冷却管道内首尾相互衔接地设置有若干湍流管,入口导卫和出口导卫的孔径均小于湍流管的孔径,使得棒线材在冷却过程中悬浮于各湍流管内。本实用新型中入口导卫和出口导卫的孔径均小于湍流管的孔径,使得冷却管道内的水压波动稳定,保压效果得到了明显地提升,并且冷却过程中,入口导卫和出口导卫对棒线材起到了扶持作用,使得棒线材始终悬浮于各湍流管内,由此减少了棒线材的抖动与摩擦,避免湍流管磨损,并使得棒线材四周的湍流更加均匀,有效提高了冷却效果和冷却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水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棒线材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合金添加含量、控制碳化物并获得理想的显微组织及晶粒度,在轧后采用控冷装置来控制钢材从表面到心部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调控手段。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控冷装置是穿水冷却装置,该穿水冷却装置主要由入口导卫、水冷喷嘴、湍流管、回水箱、出口导卫和吹扫装置等组成。工作时,运动的高温棒线材从入口导卫进入冷却装置内,高压冷却水从水冷喷嘴中喷射到棒线材表面,并随着棒线材一同进入到湍流管中以充分对棒线材进行冷却;完成热交换后的高温冷却水从回水箱排出,而棒线材经吹扫装置将其表面的冷却水吹扫干净后从出口导卫出去,由此实现快速冷却。
但是传统的穿水冷却装置内湍流管的孔径与入口导卫和出口导卫的孔径是相同的,该设计存在以下弊端:一方面湍流管保压效果差,管内水压波动明显;另一方面入口导卫和出口导卫对成品没有扶持作用,若因成品抖动或穿水装置对中偏差,会使得成品冷却不均,进而导致弯钢。
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结构优化,设计合理,能够确保棒线材均匀快速冷却的穿水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水冷却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水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入口导卫、冷却管道和出口导卫,上述冷却管道内首尾相互衔接地设置有若干湍流管,上述入口导卫和出口导卫的孔径均小于湍流管的孔径,使得棒线材在冷却过程中悬浮于各湍流管内。
进一步,上述入口导卫和出口导卫的孔径均为棒线材直径的1.5倍。
进一步,上述湍流管的孔径比上述入口导卫和出口导卫的孔径大1-3mm。
进一步,上述湍流管的内部呈中部平直,两端扩张的对称结构,并且两端的扩张角度为30°~45°。
进一步,上述入口导卫的前端和出口导卫的后端均设有托轮限位装置。
更进一步,上述托轮限位装置包括托轮座和托轮,上述托轮座内部设有供棒线材通行的通槽,并在该通槽底部可转动地设有至少一用于扶持线棒材的上述托轮。
再进一步,上述托轮的外周边缘向内凹陷形成弧形槽。
进一步,该穿水冷却装置包括固设于上述冷却管道后端的反吹座,该反吹座内设有储气腔;上述出口导卫包括固设于上述反吹座的第一反吹导卫和第二反吹导卫,并且第一反吹导卫和第二反吹导卫之间预留有连通于上述储气腔内,用于反向喷气的环状喷气间隙。
更进一步,上述环状喷气间隙的喷气角度为10°~30°。
进一步,上述入口导卫与冷却管道之间通过一水冷座连接,该水冷座内存储有冷却水;上述入口导卫延伸至水冷座内部,并沿其周向设有若干用于喷射冷却水的孔道。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2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养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利保温杯刷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