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人通道防护的钢过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1995.1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6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酉靖科;周懋辉;王江华;马健;吴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5/133 | 分类号: | E01D15/133;E01D1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何巍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人 通道 防护 过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人通道防护的钢过桥结构,包括若干纵向的由钢板构成的拼接单元,每个所述拼接单元能够横向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钢过桥结构;拼接单元包括置于行人通道上部的连接板,连接板一端延伸出行人通道边沿的路沿石,且通过枢轴枢接有斜坡板,延伸出路沿石的连接板下部设置有工字钢进行支撑,工字钢的高度不小于路沿石的高度,斜坡板与连接板枢接的一端置于工字钢上部,另一端置于行车道上,且斜坡板与行车道之间的角度不大于10°。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钢过桥结构,分散承重压力,能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人行通道的破坏,其拼接过程简单,速度较快,提升施工效率,硬度较高,可循环使用,易清洁,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行人通道防护的钢过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设脚步加快,作为房建项目,普遍是在市区,在进场时周边市政道路已修建完成,为方便现场材料组织及交通,建筑工地大门开向往往会选择主干道方向。为了方便施工车辆进入建筑工地,则需要在建筑工地大门和主干道方向构建行车道路,这样就难免会干涉到道路两旁的人行通道。传统构建行车道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人行通道及车行道之间浇筑一个斜坡,以该斜坡作为车辆通行道路,但是由于人行通道承载力较低,建筑施工车辆质量较大,在重车碾压过程中,会造成人行通道地面沉降开裂。另一种方法是,将出入口位置人行通道凿除,使其车行道标高一致,重新硬化,但在建筑施工结束后,需要重新铺设道路,构筑新的行人通道。这两种方法均会造成人行通道及市政管线的破坏,产生额外的建筑垃圾,且需要后期进行施工恢复,额外增加了施工成本和延长了施工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建筑工地大门开设置主干道,且不会毁坏行人通道,不产生额外施工过程,延长施工周期的行人通道防护的钢过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行人通道防护的钢过桥结构,包括若干纵向的由钢板构成的拼接单元,每个所述拼接单元能够横向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钢过桥结构;所述拼接单元包括置于行人通道上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延伸出行人通道边沿的路沿石,且通过枢轴枢接有斜坡板,延伸出路沿石的连接板下部设置有工字钢进行支撑,所述工字钢的高度不小于路沿石的高度,所述斜坡板与连接板枢接的一端置于工字钢上部,另一端置于行车道上,且斜坡板与行车道之间的角度不大于10°。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压力一定情况下,通过增加受力面积,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若干由钢板构成的拼接单元将其进行拼装成一个整体式钢过桥施工通道,安置于人行通道上,以此使荷载分散,受到的集中荷载变小,起到保护人行通道作用。另外,由于路沿石与行人通道并非一体结构,因此最易在受到重压时发生沉降,进而遭到破坏或损毁,因此特别在路沿石附近增设高度不小于路沿石的工字钢,对上部的干板进行支撑,避免路沿石受到过大的压力。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拼接单元还包括至少一块纵向设置平铺板,所述平铺板置于行人通道上部,且与连接板另一端可分离连接。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斜坡板、连接板、平铺板内部均为交错设置的钢骨架,所述连接板与平铺板可分离连接的端面插接若干根有横向连接杆,所述横向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连接板与平铺板内部的钢骨架中,可分离连接平铺板与连接板。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拼接单元内部的平铺板之间通过若干根横向连接杆可分离连接。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拼接单元中的斜坡板、连接板、平铺板的钢骨架中插接有纵向连接杆,实现相邻拼接单元之间的可分离连接。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斜坡板置于行车道上一端为弧面,且斜坡板表面排布有凸棱阵列。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与平铺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排水槽,连接板与平铺板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摩擦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1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塑地板铺装现场用裁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无孔排气和表面疏水的包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