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前模斜抽芯防退结构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0065.4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33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彭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协誉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4 | 分类号: | B29C4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林晓宏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前模斜抽芯防退 结构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前模斜抽芯防退结构的模具,其中,防退结构包括两个分别横向活动设置的于连接部的两侧的卡条,抽芯驱动部的两侧分别凹陷设置有开模避让槽,方铁的滑槽的两侧分别凹陷设置有合模防退槽;合模时,第一限位部与顶针限位板的顶面限位配合,卡条的内侧与驱动块的外侧面抵顶配合、卡条的外侧活动卡嵌于合模防退槽;开模时,第二限位部与顶针限位板的底面限位配合,卡条的内侧活动卡嵌于开模避让槽、卡条的外侧与方铁的滑槽的内侧面抵顶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将行针承受的压力转移到模具底板上,避免了顶针限位板啤塑时被顶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前模斜抽芯防退结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三板模的结构中,上下的两个前模侧之间具有开模行程,合模时上下两个前模侧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作用下合拢在一起,啤件时,行针要承受很大的注塑压力,会顶退顶针限位板,导致啤塑产品不合格,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前模斜抽芯防退结构的模具,将行针承受的压力转移到模具底板上,避免了顶针限位板啤塑时被顶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前模斜抽芯防退结构的模具,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模具底板、顶针底板、顶针面板以及顶针限位板,顶针底板和顶针面板分别安装有多个顶针,顶针限位板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行针,模具底板的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方铁,方铁的中部开设有一滑槽,顶针限位板的两侧分别凸出设置有一连接部,连接部滑动安装于滑槽,连接部的中间凹缺开设有一油缸连接部;这两个方铁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一油缸,油缸的驱动杆固定有一驱动块,驱动块的顶部与相应的方铁活动抵顶配合;驱动块的顶部横向凸出成型有第一限位部、底部横向凸出成型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间隔形成抽芯驱动部,顶针限位板的油缸连接部活动套设于抽芯驱动部,并且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与顶针限位板的顶面和底面限位配合,其中,顶针限位板、驱动块以及方铁之间设置有防退结构;防退结构包括两个分别横向活动设置的于连接部的两侧的卡条,抽芯驱动部的两侧分别凹陷设置有开模避让槽,方铁的滑槽的两侧分别凹陷设置有合模防退槽;合模时,第一限位部与顶针限位板的顶面限位配合,卡条的内侧与驱动块的外侧面抵顶配合、卡条的外侧活动卡嵌于合模防退槽;开模时,第二限位部与顶针限位板的底面限位配合,卡条的内侧活动卡嵌于开模避让槽、卡条的外侧与方铁的滑槽的内侧面抵顶配合。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开模避让槽以及合模防退槽的横截面分别呈梯形、圆弧形或三角形设置,卡条的内侧端的形状大小与开模避让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卡条的外侧端的形状大小与合模防退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驱动块、连接部以及滑槽之间进行间隙配合,配合间隙为0.002mm~0.005mm。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卡条的外侧端与合模防退槽之间进行活动卡嵌配合,配合间隙为0.002mm~0.008mm。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卡条的内侧端与开模避让槽之间进行活动卡嵌配合,配合间隙为0.05mm~0.1mm。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连接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呈横向直线设置的安装孔道,安装孔道左右贯穿设置,卡条滑动安装于相应的安装孔道内,卡条与安装孔道的安装间隙为0.002mm~0.008mm。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油缸的重复精度为±0.01mm。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前模斜抽芯防退结构的模具,在合模时卡条的内侧与驱动块的外侧面抵顶配合、卡条的外侧活动卡嵌于合模防退槽,将行针承受的压力转移到方铁以及模具底板上,避免了顶针限位板啤塑时被顶退,提高模具工作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降低残品率以及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协誉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协誉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0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平衡组件
- 下一篇:一种工业工程用企业的物流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