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18426.1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2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袁诚;郭刚;安建杰;刘亚菲;冯丽君;郑建章;王跃利;李艳丽;赵志丹;李智锋;马静静;司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飞达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12 | 分类号: | F16L3/12;F16L3/22;F16L5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24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施工 管线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若干个锁止万向轮,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斜槽,所述箱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拉盒,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架,所述横架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横架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圆孔,所述箱体的顶部且位于横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U形底座,所述U形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弧形托板。本实用新型通过U形底座、调节组件、通孔和转轴等之间的配合,实现了两个弧形托板之间角度的快速调节,配合支架和圆孔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管线的良好支撑,同时还可以减少支撑过程中对管线的磨损,产品的体验感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
背景技术
市政建设是市政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规划设计的执行阶段,是城市政府根据市政规划的总体部署所主办的各种公共性设施和事业的建设,如道路、排水和桥梁等,目的在于繁荣城市经济、方便市民生产生活环境。
现有的部分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调节两个弧形托板之间的角度,进而无法对不同尺寸管线进行良好支撑,产品的体验感较差,实用性有待提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若干个锁止万向轮,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斜槽,所述箱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拉盒,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架,所述横架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横架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圆孔,所述箱体的顶部且位于横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U形底座,所述U形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弧形托板,所述U形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通过转轴分别与两个弧形托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凹槽与若干个所述圆孔对应接通,若干个所述圆孔和两个所述弧形托板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软垫层。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前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两个箱门,两个所述箱门的前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U形底座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呈对称设置,所述调节组件位于两个通孔的内部。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斜槽的深度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所述斜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隔板,若干个所述隔板呈矩形阵列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的两端均与U形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支杆的外表面且位于限位块的上方套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U形底座、调节组件、通孔和转轴等之间的配合,实现了两个弧形托板之间角度的快速调节,配合支架和圆孔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管线的良好支撑,同时还可以减少支撑过程中对管线的磨损,产品的体验感更好,实用性更高。
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箱体、斜槽、隔板和抽拉盒等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工具的分层放置,同时设置有不同深度,可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工具,同时还可以减少工具之间的碰撞磨损,满足了实际使用中的更多需求,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的调节组件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的箱体侧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飞达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飞达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8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