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戴式轨道交通快速安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8105.1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0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恩伟;赵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睿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20 | 分类号: | G01K13/20;G08B7/06;H04N7/18;A42B1/242;A42B1/24;A42B1/2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7 | 代理人: | 熊亮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戴式 轨道交通 快速 安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安检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头戴式轨道交通快速安检装置,包括帽体,所述帽体前面的中部设置有信息采集部件,所述帽体远离信息采集部件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信息提示部件,所述帽体顶面的一侧设置有网络传输部件,所述帽体靠近网络传输部件顶面的中部设置有供电部件,所述帽体靠近供电部件顶面的一侧设置有信息储存部件,所述信息采集部件、信息提示部件、网络传输部件以及信息储存部件均通过导线与供电部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已审核人员降低了安检力度,加强了未注册人员的安检力度,不仅有效的对通行人员进行记录,且大大减少了安检所需的时间,降低了安检人员的工作量,提供了安检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安检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头戴式轨道交通快速安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安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场合越来越多,应用于地铁、机场、车站、码头、博物馆、体育馆等大型公共活动场所。传统的安检方式主要有安检门和安检员手检两种方式进行安检,通过现在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行程识别技术,可有效的对乘客的身份信息进行识别,从而形成快速安检的方式。
传统的安检方式速度慢、效率低,容易造成乘客拥堵,形成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给安检人员造成了严重的工作压力,而实现快速安检成为安检领域研究的方向。基于安检门的快速安检模式,需要事先固定住安检门,而且安检门很难移动,如果出现较多乘客,就需要引导乘客依次挨个通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拥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头戴式轨道交通快速安检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头戴式轨道交通快速安检装置,包括帽体;
所述帽体前面的中部设置有信息采集部件,所述帽体远离信息采集部件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信息提示部件,所述帽体顶面的一侧设置有网络传输部件,所述帽体靠近网络传输部件顶面的中部设置有供电部件,所述帽体靠近供电部件顶面的一侧设置有信息储存部件,所述信息采集部件、信息提示部件、网络传输部件以及信息储存部件均通过导线与供电部件电性连接;
所述信息采集部件包括摄像机部件、测温部件以及结构光立体探测部件;
所述信息提示部件包括耳机和振动部件。
可选的,所述摄像机部件与网络传输部件电性连接,所述测温部件与网络传输部件电性连接,所述结构光立体探测部件与网络传输部件电性连接,摄像机部件主要用于抓拍乘客的人脸图像;测温部件主要用于采集乘客的体温数据;结构光立体探测部件主要用于立体成像,将视野中的乘客进行立体跟踪,这样能将前后左右的乘客进行区分,使采集到的人脸属于当时被检的人员。
可选的,所述网络传输部件与信息储存部件电性连接,所述网络传输部件通过WIFI与后台进行通信,主要采用WIFI通信的方式连接摄像机部件、测温部件、结构光立体探测部件等装置,用于头戴式快速安检装置与后台服务之前的网络通讯。
可选的,所述耳机与网络传输部件电性连接,所述振动部件与网络传输部件电性连接,耳机用于通行人员身份信息的播放功能;振动部件用于人员身份异常或者温度异常提醒功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睿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博睿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8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盾构隧道端头X型冻结板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刷卡式消费校园直饮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