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核废物箱的取封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17468.3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4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徐江;孙圣权;帅涛;李振臣;李文钰;章航洲;王小兵;王冲;童刚;徐其文;周星雨;王智强;黄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15/00;B66C13/06;B66C13/00;G21F9/36;G21F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朱彬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废物箱 取封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废物箱的取封盖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核废物箱的取封盖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于支撑架上的提升组件,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夹持组件,所述提升组件用于提升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提升框,所述提升框的各角部均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用于连接封盖角部。本实用新型只需将支撑架架设在核废物箱上方,然后将连接头与核废物箱封盖连接,并通过提升组件提升夹持组件,便可将封盖从核废物箱上取下,能够减小核废物箱开盖过程中的操作工作量,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小操作人员受照剂量,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废物箱的取封盖装置。
背景技术
放射性核废物从核设施上拆卸后,需要进行装箱整备,即将核废物装入核废物箱内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物理性能的放射性货包,再送至放射性处置场进行最终处置。核废物箱箱体在设计过程中遵循标准EJ1076-2014进行外部尺寸设计,并依据相应技术规格书进行到场验收。现有的核废物箱箱体采用碳钢制成,核废物箱箱盖重量重、面积大,采若用普通取封盖的方式,封盖对中难、耗时长,并且需人员近距离接触核废物箱,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取核废物箱封盖的方式存在封盖对中难、耗时长,并且需人员近距离接触核废物箱,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核废物箱的取封盖装置,能够减小核废物箱开盖过程中的操作工作量,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小操作人员受照剂量,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核废物箱的取封盖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于支撑架上的提升组件,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夹持组件,所述提升组件用于提升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提升框,所述提升框的各角部均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用于连接封盖角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支撑架架设在核废物箱上方或者将核废物箱移动至支撑架下方,然后将连接头与核废物箱封盖连接,然后通过提升组件提升夹持组件,从而将封盖从核废物箱上取下。其中,连接头吊设在提升框的四个角部,使得封盖在吊起过程受力均衡,确包括封盖提升的平稳性;在整个取封盖的操作过程中只需将连接头与封盖相连,能够减小核废物箱开盖过程中的操作工作量,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小操作人员受照剂量,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优选的,所述提升组件通过吊索与提升框连接,通过吊索连接提升框不仅结构简单,且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作为提升组件的一个具体方式,所述提升组件包括由电机带动的卷扬轴,以通过卷扬轴收卷吊索提升提升框,相对于采用丝杠滑杆、千斤顶等提升组件提升提升框,结构更为简单提升行程更大。
具体而言,所述卷扬轴沿提升框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卷扬轴通过卷扬轮与吊索相连。
为确保封盖在提升过程中的平稳性,所述提升框两端均通过吊索与卷扬轴对应的端部相连。
作为连接头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头下端设有连接螺纹段、上端侧壁设有夹持环槽。
为便于将连接头与封盖相连,所述提升框上设有连接夹具,所述连接夹具用于夹持连接头,以在连接头与封盖固定连接后夹持连接头,便于连接头与封盖的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连接夹具由电磁铁驱动,相对于采用电机带动直线驱动机构、电推杆、液压缸等驱动方式,采用电磁铁驱动连接夹具动作,能够减小连接夹具的体积和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框四角部下方均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下端设有导轮,四所述导轮所围成的空间用于容纳核废物箱。以在提升框下移的过程中,通过四个导轮对连接头快速的定位,提高连接头与封盖的连接效率,从而进一步减小核废物箱开盖过程中的操作工作量和进一步减小操作人员受照剂量,进一步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7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耐磨的水刺无纺布
- 下一篇:一种用于VOCs环境遥感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