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胆汁外循环过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15584.1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8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B01D29/05 | 分类号: | B01D29/05;B01D29/90;B01D29/96;B01D29/9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攀 |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胆汁 循环 过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胆汁外循环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器以及与过滤器的内部连通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过滤器包括外壳、固定板和过滤层,外壳包括上半壳和下半壳,上半壳和下半壳螺纹连接,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下半壳内,过滤层位于固定板朝向上半壳的一侧壁上,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漏液孔;所述进液管与上半壳的顶部连通,出液管与下半壳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固定板支撑过滤层,胆汁经进液管进入过滤器的内部,由过滤层进行过滤,由出液管排出,操作简单,医务人员工作量少,可快速得到过滤后的胆汁,并且,本实用新型中,能够很方便地更换过滤器内的过滤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胆汁外循环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胆道或肠道术后,必须进行引流,引流出来的胆汁具有促进脂肪消化吸收的作用,为提高患者的消化能力和康复能力,可以将胆汁回流。但由于胆汁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不能直接回流,因此,医务人员通常使用无菌纱布将胆汁过滤后,再将回收的胆汁倒入量杯,视患者情况按量让患者服下。而使用无菌纱布对胆汁进行过滤时,通常是将无菌纱布固定在容器内,医务人员再收集患者引流袋内的胆汁,并将胆汁倾倒于容器内,使得胆汁受到无菌纱布的过滤,最后,将无菌纱布从容器内取出,将过滤后的胆汁倒入量杯,操作较为繁琐,且医院患者多,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胆汁外循环过滤系统,以解决胆汁过滤操作较为繁琐导致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胆汁外循环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器以及与过滤器的内部连通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过滤器包括外壳、固定板和过滤层,外壳包括上半壳和下半壳,上半壳和下半壳螺纹连接,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下半壳内,过滤层位于固定板朝向上半壳的一侧壁上,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漏液孔;所述进液管与上半壳的顶部连通,出液管与下半壳的底部连通。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中,由于外壳是由上半壳和下半壳螺纹连接而得,而过滤层位于固定板朝向上半壳的一侧壁上,过滤层由固定板支撑,因此,待过滤的胆汁经进液管进入过滤器的内部,经过滤层过滤后经出液管流出,即可得到过滤后的胆汁,操作简单,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并且,本方案中,需要更换过滤层时,转动上半壳或下半壳,使得上半壳脱离下半壳,即可露出过滤层,方便医务人员更换过滤层,操作简单。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板朝向上半壳的一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放置有环形圈。
本方案中,过滤层位于固定板朝向上半壳的一侧壁上,利用环形圈卡入环形凹槽,将过滤层固定在固定板上,避免过滤层移动后暴露固定板上的部分漏液孔而降低对胆汁的过滤效果。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进液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进液管通闭的阀门,进液管远离上半壳的一端引流袋连通。
本方案中,进液管直接与引流袋连通,需要过滤胆汁时,通过进液管上的阀门使得进液管畅通,引流袋内的胆汁经进液管流入过滤器的内部进行过滤,由此,避免了医务人员将引流袋内的胆汁收集后再注入进液管内,减少医务人员的操作,提高胆汁过滤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进液管远离上半壳的一端连通有加压筒,加压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将加压筒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活塞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贯穿左腔室远离活塞的一侧壁;进液管与右腔室连通,右腔室连通有输液管,输液管远离右腔室的一端与引流袋连通,进液管上安装有将液体导入过滤器的第一单向阀,输液管上安装有将液体导入右腔室的第二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5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