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撑型减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14947.X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8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范风强;鲁涵锋;周江峰;陈东红;范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067 | 分类号: | F16F15/067;F16M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高淑凤 |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型减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型减振结构,涉及减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结构难以在稳定支撑振动物的同时具有较好隔振性能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上基座、下基座和位于两者之间用于削减振动的弹性组件,上基座上存在有用于在弹性组件变形后抵接下基座的第一支撑端,和/或,下基座上存在有用于在弹性组件变形后抵接上基座的第二支撑端,以限制弹性组件的形变量。本实用新型弹性组件发生弹性形变削减振动;通过第一支撑端抵接下基座或第二支撑端抵接上基座的结构,限制弹性组件的形变量,防止弹性组件形变过大难以支撑振动物;上述结构使得减振与较为稳定的支撑作用相结合,在削减振动的同时,兼顾结构的稳定性,可用于振动物的支撑减少振动的传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型减振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采用支架形式支撑固定的设备,如在机组中,将板式蒸发器、水泵等直接坐落在底座支架上。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方面,上述设备器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水流扰动或是本身的振动,并将之直接传递到相邻的器件上,会引起相邻测点的振动值的升高。现有支撑结构中难以有效削减振动的传递;另一方面,现有的减振结构中形变量较大,如压缩弹簧主要通过弹性形变削减振动,但其形变量较大,难以较好的起到支撑作用。
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够在有效支撑振动物的同时起到较好隔振效果的减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型减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结构难以在稳定支撑振动物的同时具有较好隔振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型减振结构,包括上基座、下基座和位于两者之间用于削减振动的弹性组件,其中:
所述上基座上存在有用于在所述弹性组件变形后抵接所述下基座的第一支撑端,和/或,所述下基座上存在有用于在所述弹性组件变形后抵接所述上基座的第二支撑端,以限制所述弹性组件的形变量。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端和所述第二支撑端之间并将两者连接的第一弹性部。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位于所述上基座用于与振动物接触的支撑面和所述下基座用于与支撑物接触的支撑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上基座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下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端低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底端;所述下基座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上端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端高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上基座存在有向下延伸的上支撑连接部,且所述第一支撑端包括存在于所述上支撑连接部底端的平面;所述下基座存在有向上延伸的下支撑连接部,且所述第二支撑端包括存在于所述下支撑连接部顶端的平面。
优选的,所述上基座包括有用于支撑振动物的上基板,所述下基座包括有用于接触支撑物的下基板,所述第二弹性部连接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端与所述下基板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支撑端与所述上基板间隔布置。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端和所述第二支撑端之间并将两者连接的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在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弹性部围绕所述第一弹性部布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部的数量为A个,且每个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弹性系数K2均相等,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弹性系数K1满足K1=AK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49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