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度集成式储液输液装置及其应用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12177.5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0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舒培;周京京;张磊;丁慧;王兴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威图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53/16 | 分类号: | F04B53/16;F04B53/22;F04B53/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 集成 式储液 输液 装置 及其 应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液输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度集成式储液输液装置,以及包括上述高度集成式储液输液装置的应用设备,该储液输液装置包括流道、柔性膜以及动力泵,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流道本体的内部开设输液通道和供液通道,对液体的输送流通路径作出集成化设计,柔性膜配合流道所形成的储液腔,能够与适用空间外廓高度贴合,提升储液量,空间利用率高,能够满足狭小空间流体输送的应用需求,大幅度的降低了该储液输液装置的空间占用尺寸,并便于布局,对于复杂流动路径场景的结构紧凑性具有显著的提升,且易成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市场前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液输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度集成式储液输液装置,以及包括上述高度集成式储液输液装置的应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机电、光电产品逐渐向着微小型化、精致化方向发展,结构紧凑性设计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有限的空间给产品各零部件之间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布置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当狭小空间内涉及到储液及流体输送的情景。传统的储液及流体输送装置通常是用输液管将离散布置的储液腔和流体驱动泵连接起来,集成度不高,占用空间大,同时还要在输液管连接接头位置设置密封件,防止漏液,结构比较复杂;改进型技术中通常考虑将储液腔及输液管路一体成型,同时设置流体驱动泵的连接接口,然后将流体泵固定其上,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体的集成度,节省了空间,但仅适用于流体流动路径相对简单的场合,当流动路径存在折弯、变径、多路径组合时实现困难,即使可以实现也会造成成本的大幅增加,同时,储液腔多为刚性较大的材质围成,当狭小空间的外廓形状复杂时,储液腔与狭小空间外廓的贴合度不高,造成空间浪费,甚至难以保证储液腔的设计容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液输液装置存在的集成度不高,占用空间大,不易成型和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现提供一种高度集成式储液输液装置,以及包括上述高度集成式储液输液装置的应用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度集成式储液输液装置,包括:
流道,内部具有输液通道和供液通道,流道的表面具有输液进口、输液出口、供液进口及供液出口,其中,输液进口及输液出口均与输液通道连通,供液进口及供液出口均与供液通道连通;
柔性膜,布置在流道上,并与流道表面形成储液腔,所述储液腔设有与其连通的注液口,所述输液进口与储液腔连通;
以及动力泵,布置在流道上,动力泵的入口和输液出口连通,动力泵的出口和供液进口连通。
本方案中采用在流道本体的内部开设输液通道和供液通道,对液体的输送流通路径作出集成化设计,柔性膜配合流道所形成的储液腔,能够与适用空间外廓高度贴合,提升储液量,空间利用率高,能够满足狭小空间流体输送的应用需求,大幅度的降低了该储液输液装置的空间占用尺寸,并便于布局,对于复杂流动路径场景的结构紧凑性具有显著的提升,且易成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市场前景好。
为了避免柔性膜自身的内应力对储液腔内的液体造成压迫,导致动力泵将储液腔内的液体泵出时,输送流量精度受到影响,以及避免在向储液腔内补充液体时,需要克服柔性膜自身的内应力方可使其隆起,导致补液困难的问题,鉴于此,进一步地,所述的柔性膜采用在定型状态下消除或降低内应力的柔性膜,该定型状态为柔性腔内的液体迫使柔性膜隆起至与适用空间外廓贴合时的状态;
采用依据定型,并消除或降低内应力的柔性膜,可实现储液腔在输液或补液的过程中,不受柔性膜自身内应力的影响,确保输送流量精度及实现轻松补液,并能够提高柔性膜与适用空间外廓的贴合度,提升储液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威图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威图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21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